网站首页
就医指南
预约挂号
就诊流程
专家出诊
名医风采
名科荟萃
医保政策
交通指南
九院风貌
医院概况
发展历程
公示公告
院务公开
科研教育
科研平台
科研成果
继续教育
教育基地
进修管理
导师风采
九院文化
核心体系
党建园地
文明九院
久苑报
爱心联盟
健康科普
招标信息
信息发布
招标项目
中标通告
人才招聘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以人为本,数智融合”——基于护理信息化改善骨科患者结局...
季夏之日,万物并秀,2024年6月12日-6月14日,我院主办的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基于护理信息化改善骨科患者结局的护理新技术、新进展学习班》顺利召开。来自省内外百余名护理人员齐聚一堂,共享专科发展前沿盛宴。
此次学习班围绕“以人为本,数智融合”的主题,邀请教育、医学、护理、信息等领域的资深专家就信息化技术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智慧护理、信息联通、护理数据的构建和应用等内容进行专题讲座,并设置专家讲坛、专科护士论坛及临床实践学习环节,为广大骨科护理同仁搭建高质量、高规格、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
开幕式
我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周全斌在欢迎辞中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我院护理发展的各位领导、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表示,2024年全国健康工作会议指出要紧紧锚定“2035年建成健康中国”的总体目标,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对护理事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而护理信息化是推动医院建设,提高患者就医体验,提升护理安全与质量的重要抓手,希望护理人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丰富骨科护理实践内涵,持续推进骨科护理的高质量发展。
复旦大学护理学院患者体验研究中心主任袁长蓉在致辞中对我院近年来的高质量发展和成绩给予肯定,并强调要加强院校合作交流。她指出,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社会正加速步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在医疗卫生领域显现出强大的应用前景,以患者为中心,以需求和应用为导向,以标准和安全为保障,是护理信息化建设的根本。应用大数据为护理管理者提供科学、精准的临床护理决策,改善患者结局将成为必然趋势。
第一节 专家论坛
复旦大学医学教育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克卿书院院长,全国医学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医药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常委汪玲以“人工智能与医学教育”为主题,从健康中国战略和医学教育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和教育教学创新、医学教育创新和教学成果案例、人工智能助力医科教师教学创新及ChatPPT创作人工智能和医学教育几个方面进行分享交流。
复旦大学护理学院患者体验研究中心主任,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护理科学院Fellow(FAAN)、患者报告结局国际联盟中国中心(PNC-China)负责人,纽约大学客座教授,中华护理学会科研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护理学分会副主任委员袁长蓉以“患者报告结局赋能临床护理实践”为主题,从测量工具的研发、工具融入临床的实践模式、患者报告结局的相关研究方面进行经验分享。
国家三级医院评审专家、中大医院溧水分院副院长李国宏教授以《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等级医院护理评审标准解读》为题作专题培训,从医院管理制度、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护理管理与质量持续改进等方面对新增的等级医院护理评审标准进行了详细解读,为我院护理管理者提供了新启发、新思路。
无锡太湖学院教学建设与质量监控科科长,哈佛大学无锡校友会AIEC学术合伙人孙雪凌博士讲授《AI在护理场景中的应用及实践》,为大家展现了未来智慧医疗的前景。AI新质生产力对医疗护理品质的提升,护理工作效率的提升,和改善患者就医体验都有着非常重要意义。
中华护理学会骨科护理专家库成员,无锡市护理学会副理事长,无锡市护理学会骨科护理主任委员,我院质管办主任傅育红以“创新专科护理模式,驱动专科护理发展”为主题分享经验,强调护理创新源于临床,服务临床,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最新的科技知识,全面提升临床护理专业性、科学性。
我院护理部副主任莫兰主持开幕式
第二节 护理数据的构建及应用
我院护理部副主任毛雷音讲授 《骨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专科护理持续质量改进的应用》。
我院医保办主任胡银华讲授《专科医院DRG下医保、护理协同管理思考与实践》。
我院创面修复科护士长周荔倩讲授《糖足专科护理门诊的建设与实践》。
我院妇儿科科护士长马玲讲授《护理人文关怀理念在骨科临床护理沟通中的应用》。
第三节 信息化在护理场景中的应用
我院门急危重症、手供一体科护士长王敏分享《基于信息化的严重创伤患者的评估与救治流程》。
我院手术室副护士长芮菲分享《二级库管理在手术室耗材中的应用》。
我院脊柱外科副护士长朱晓丹分享《基于信息化平台构建护理系统化培训体系及实践》。
我院信息护士钱聪分享《护理信息化在各场景的应用》。
第三节 专科护士论坛
主持风采
精彩时刻
闭幕式
我院护理部副主任莫兰作闭幕总结,表示本次学习班积极响应了国家卫建委《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中提出的“加强护理信息化建设”的号召,凝聚长三角护理和信息专家,紧扣护理高质量发展主线,从护理信息化建设实际问题出发,厘清护理信息化与健康大数据融合背景下,以患者结局为导向的护理信息建设新思路,深入探讨护理专科建设与信息化融合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并坚持以创新为引领,探索智慧护理融合新路径,奋楫杨帆、赓续前行,开创护理工作新局面,共同推动护理事业高质量发展。
颜值与实力并存——中药驱蚊包即日上线!
盛夏将至,蚊子大军也蓄势待发。稍不留神,就会被这些恼人的“刺客”偷袭成功,留下一个个又痒又肿的“纪念包包”。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蚊香盘、电热蚊香液等,在使用后需要充分给房间通风。如果在密闭空间中长时间使用该类产品,可能会引起头晕、恶心、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
为此,我院中医科即日起向广大市民朋友们推出独家特色“中药驱蚊包”!
颜值与实力并存的香囊采用天然驱蚊药草,不仅气味芳香,还能有效驱避蚊虫、提神醒脑,让您安享无忧夏日!
小久中医科普
香囊的历史渊源:佩戴香囊属于中医“衣冠疗法”的一种,历史源远流长。《本草纲目》就有佩戴中药香袋驱虫防病的记载。近年来,中药香囊因其使用方便、价格低廉、安全性高、美观实用等特点广受欢迎,在驱虫、避瘟、防病等方面均起到重要作用。
驱蚊包的作用机制:驱蚊包中选取的草药多为芳香辛散之品,置于香囊中随身佩戴,或长时间放置于屋内,可在周围形成一个高浓度的小环境,起到驱虫、杀菌、辟秽、醒神的作用。
“驱蚊包”的配料:艾叶、石菖蒲、藿香、薄荷、香薷、苍术、丁香。
驱蚊包适用人群:老少皆宜(呼吸道疾病患者、蚕豆症患者、过敏体质人群及孕妇慎用)。
驱蚊包使用方法:打开密封袋,将香囊摆放于蚊虫出没或空气流通处,如床头、书桌、橱柜、车内、门边、窗口、风扇后等,亦可随身携带,佩于腰间或包上。每10平米空间建议放置1-2个驱蚊香囊。
驱蚊包有效期:密封袋开启后可连续使用1月。
驱蚊包款式分类:大号香囊:18元/包,小号香囊:10元/包。均有多色可供选择。
驱蚊包购买渠道:预约挂号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中医科”,选择“中医康复科/中医骨伤科/中医内科”任一科室,挂号后在相关医生处开具。
驱蚊包保存方法:未用的驱蚊包需保存在密封袋内,放置于干燥阴凉处,避免受潮。
咨询电话:0510-85867999转70006
爱眼日,小久医生守护您的明眸“视界”
2024年6月6日是第29个全国“爱眼日”,为营造全社会爱眼护眼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加强百姓对眼部健康的重视,我院眼科团队走进学校、社区,以精彩的科普讲座、专业的眼部检查等丰富形式,推动爱眼宣传深入人心。
视力保护早知道,科学防控很重要
——胡埭立人小学科普讲座
6月5日,在全国爱眼日来临之际,我院眼科主任沈健带队来到胡埭立人小学,为三年级学生们作“视力保护早知道,科学防控很重要”主题科普讲座。
讲座现场,学校可容纳350多人的礼堂座无虚席。沈健主任通过深入浅出的话语、活泼生动的例子给孩子们科普了眼球的结构、屈光原理、眼球的发育以及近视形成的病因和防控手段。讲座结束后,同学们积极提问,科普互动氛围浓烈。
我院眼科还为每位学生准备了视力表、儿童护眼手册等小礼品,让学生们可以及时关注自己的视力变化,重视保护自己的眼视力。
探索眼睛奥秘 科学防控近视
——青少年近视防控科普讲座
5月29日下午,我院眼科团队来到南师大滨湖实验学校蠡湖小学部为学生们带去眼科科普讲座和眼部健康检查。
在主会场,眼科副主任医师吴雁冰为二、三年级100余名学生带来了一场主题为“探索眼睛奥秘 科学防控近视”的青少年近视防控科普讲座,从探索眼睛奥秘开始引入近视概念,告诉同学们近视形成的原因以及近视的危害,引导学生们要养成爱眼、护眼的好习惯,并介绍近视形成的治疗方式。讲座干货满满,医师和同学们互动频频。
在分会场,我院视光师姚蕾蕾、孙雯为70多名学生进行视力检查及验光,并作护眼指导,还给同学们送上了视力表。
汇聚党建力量,守护明眸“视界”
——“爱眼日”宣传周义诊活动
近日,滨湖区卫生健康委员会机关党支部与党建共建单位马山街道峰影社区党委携手,在峰影社区举办“爱眼日”宣传周义诊活动,以“关爱老年人眼健康”为主题,推动爱眼宣传进社区、进家庭。我院眼科副主任医师陈星和同事们参与其中,为40余名老年人送上“眼健康礼包”。
活动现场,陈医师和同事们充分发挥各自专业特长,并运用专业的仪器设备给老年居民们带来眼病筛查、视力检查等眼保健服务,前来就诊的居民络绎不绝。同时,专家们详细了解每位居民的眼部状况,结合实际提出合理化治疗建议和健康指导。贴心的服务受到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异地患者受骨髓炎困扰多年,慕名求医终解病痛
家住盐城射阳38岁的孙先生有一段跨越33年的曲折求医经历,辗转北京多家医院治疗腿疾,左小腿仍因骨髓炎而留有一个窦道,令其困扰不已。
经过多方打听、专业医生推荐以及网络搜索,得知我院是江苏省首家三级甲等骨科医院,也是江苏省首批、无锡唯一的骨科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有近50%的患者因疑难杂症从异地赶来就诊。
孙先生最终选择来到我院,并在顺利接受手术后,掀开人生崭新一页。
慢性骨髓炎是临床中极其顽固的感染性并发症。这种并发症借助一般的清创毫无效果,需要特殊的方法才能完成治疗。我院党委书记芮永军领衔的创伤骨科专家团队针对孙先生的病情,为其定制了“左胫骨骨髓炎死骨病灶清除+骨化性肌炎清除+脓肿切开引流+原骨水泥取出+抗生素骨水泥置入+局部皮瓣转移+慢性溃疡修复术”。创伤骨科主任医师吴永伟、助手康永强为其顺利进行了这场复杂手术。术后,经过一段时间康复的孙先生在近期复查中情况良好,血指标全部正常。
“几十年了,我终于能摆脱这个‘阴影’了!原来不用出省,在‘家门口’就能找到技术靠谱、服务优质的骨科医院!”
患者术前照片
患者术前摄片
三十三年曲折求医路有了“终结”
患者孙先生5岁时左小腿摔骨折了,做了保守治疗后,小腿逐步出现畸形;20岁时受到外形、心理等因素影响赶往北京一家医院做了左小腿畸形脚型截骨搬运+髓内钉固定手术;27岁时做了髓内钉取出手术,术后小腿中段前方出现包块破溃流脓,再次行局部清创+经骨开窗引流术,术后遗留窦道出院,此后他的小腿上就一直留着这个令人苦恼不已的“孔”(窦道);饱受多年“折磨”的他2年前又前往北京大医院做了左胫骨清创+骨水泥置入术,术后窦道愈合,可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再次出现窦道。
深受困扰的他最终来到我院求诊,创伤骨科康永强医师为其详尽检查,结果提示:左胫腓骨骨折术后,胫骨骨髓腔内多发颗粒样低信号填充物影,胫骨骨髓腔水肿明显,腓骨成角畸形。门诊以“左胫骨骨髓炎”收治入院。创伤骨科团队为孙先生顺利实施了一场高难度手术。最终,门诊复查良好的术后恢复让孙先生打开了心结。
第二届中国医师协会运动医学医师年会在锡圆满落幕
6月2日,由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运动医学医师分会主办,南京鼓楼医院、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无锡市骨科医院)、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承办的“2024年中国医师协会运动医学医师年会”圆满落下帷幕。作为2024年度运动医学领域首个国家级大型会议,本次盛会创下“设置论坛数最多、讲课专家最多、观看人数最多”新高,得到与会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展现出运动医学行业领域的蓬勃朝气。
我院专家团队在党委书记芮永军,院长糜菁熠的带领下,共计38人在大会发言,创下国家级顶尖运动医学盛会团队发言人数新高。无锡九院手外科、运动医学科、足踝外科、脊柱外科、关节外科、小儿骨科、康复医学科、康复治疗中心、肾内科、麻醉科等王牌科室、特色专科一众专家在专题论坛上精彩发言。
闭幕式上,我院院长糜菁熠作本届大会总结,表示大会获得市、区两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邱贵兴、张英泽两位院士的高度肯定,25家常委单位在大会中展示风采,充分彰显五年来分会组织建设、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的成绩;超1500名领域内专家参会,注册人数超1000人,特邀嘉宾223人,大会发言856篇,收到电子壁报404篇,呈现出运医人的激情与热情,期待与各位专家再次相聚,共谋运医新未来。
大会主席、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医师协会运动医学医师分会会长敖英芳作大会主席总结,表示本届大会的闭幕并非意味着结束,而是运医人全新的启程;这是一次良好的交流、学习、加深友谊的盛会,激发思想碰撞,汇聚发展动力。他指出,中国医师协会运动医学医师分会因北京奥运会而成立,这届精彩的年会同样秉承了奥运精神,充分展示运医风采,期待同道们继续携手共前进,奋斗向未来,为我国运动医学事业贡献力量。
大会经投票决定下一届中国医师协会运动医学医师年会在上海举办,承办方上海长海医院的徐卫东教授诚挚邀请领域内专家们相聚浦江之畔,医道同行。
6月2日,最后一天大会精彩仍在持续,且特色亮点多多,跟着小久去现场看看吧!
科普擂台赛
科普大赛作为本次大会的亮点之一,分为网络预选赛和现场决赛。大会前期进行的网络预选赛,以科普视频的科学性、专业性、质量高低为主要评估标准,最终14支队伍进入决赛。
科普决赛邀请国内外知名运动医学专家作大会评委,选手们通过现场讲座、演示、互动问答等多种形式进行科普讲演,从运动损伤的预防与急救、康复训练的科学与高效,到运动营养的均衡搭配、心理健康的维护,全方位覆盖运动医学各个领域,让运动医学知识不再枯燥。
经过激烈角逐,共2名选手获一等奖,4名选手获二等奖,6名选手获三等奖,2名选手分别获得最佳创新作品和最佳传播作品。其中我院运动医学科应秋雯、康复治疗中心陈威获得二等奖。
一等奖获得者合影
二等奖获得者合影
三等奖获得者合影
优胜奖获得者合影
此次运动医学科普大赛的举办对于提高公众健康意识、推广运动医学知识、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培养科普专业人才、增强医者社会责任感、倡导科学运动理念以及推动体育产业发展等方面皆具有重要意义。
运动处方专场
运动处方专场贯彻“运动处方”与“运动康复”共同培训、相互交流理念,运动处方师们将各具特色的诊疗经验作详细分享,共同推动运动处方的理论与技能水平提升,并强调充分发挥运动处方在促进全民健康中的重要作用,用实际行动推动“体卫融合”、推进“全民健康”。
学术专题
髌骨关节专题
专家们以“髌骨相关疾病诊治”为主旨话题,现场就运动医学领域髌骨损伤诊疗的最新进展以及相关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进行广泛深入探讨,兼顾基础内容的同时,延伸内涵发展,以期以最新治疗理念和最适用的手术技巧造福患者。
手及腕关节疾患专题
专家们聚焦骨折、韧带损伤、手及腕部小关节损伤三大方向,根据自身多年诊疗心得,开展诊疗经验、不同损伤类型随访结果、诊疗策略等内容分享及探讨。现场学术氛围热烈,专家们各抒己见,内容分享精彩纷呈,全面、系统的分析和总结了手及腕部小关节损伤的诊疗趋势,充分展现相关疾病最新医学科研进展。
足踝运动损伤论坛
同样延续前期会议精彩的还有当天的足踝运动损伤论坛。专家们围绕肌腱损伤、跗骨联合、踝关节不稳定三大专题,通过病历汇报、研究成果展示、治疗心得体会分享等形式互促交流,议程丰富,讲题新颖,反响热烈。
膝关节论坛
膝关节论坛分为青年学术论坛和保膝技术专题两大会场,汇集领域精英力量。青年学术论坛围绕韧带、半月板、关节炎的处理、手术入路和治疗策略,通过病例讨论、学术分享等形式,共同探讨膝关节不同诊疗策略、关节镜技术的应用等;保膝技术专题以膝关节诊疗保膝技术的新理念、新技术为话题,对目前进行的研究和临床疗效展开了深入分析。
基础研究与创新转化论坛
论坛以基础研究、创新转化为主题,结合人工智能、计算机技术等大数据背景,涵盖了新形势下运动医学研究的新理论、新方向,专家们给出各自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分享的议题和学术内容既有实用性,又具前瞻性。
肘关节专题
专题就肘关节松解、创伤、肩肘关节术后的最新研究,分享相关理论、手术方式及疾病术后康复等内容,其中“肘关节僵硬”话题引起与会人员的热议。
“肘关节僵硬”是运动医学医师的临床“噩梦”,既往常规修复技术治疗后多会遗留关节僵直、异位骨化等并发症,临床效果不满意。与会学员相继对该疾病术式的细节技术要领进行提问,专家和授课老师门的详尽解答令令人受益匪浅。参会医生们纷纷表示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会进一步精进技术,用良好的修复疗效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我院将以承办此次盛会为契机,以江苏省骨科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为新的起点,力争升格成为江苏省骨科医院,助推长三角地区医疗水平迈上新台阶;无锡九院运动医学团队也将以本次盛会搭建的交流平台为契机,加强、加快专学科建设,高效提升诊疗、服务水平,为运动医学事业发展注入“新质生产力”,在健康中国的宏伟蓝图建设中做出新贡献。
52页/857篇
9
3
49
50
51
52
53
54
55
4
:
门诊预约电话:0510-88706699
医院总机:0510-85867999 85811599
体检中心:0510-85811605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梁溪路999号(小桃源)
本站内容仅供健康参考,不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ICP备案号:苏ICP备20044205号-1
苏公网安备 32021102001051号
网站云防护:骏安检测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
抖音号
页面版权: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 无锡市骨科医院 苏州大学附属无锡九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