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就医指南
预约挂号
就诊流程
专家出诊
名医风采
名科荟萃
医保政策
交通指南
九院风貌
医院概况
发展历程
公示公告
院务公开
科研教育
科研平台
科研成果
继续教育
教育基地
进修管理
导师风采
九院文化
核心体系
党建园地
文明九院
久苑报
爱心联盟
健康科普
招标信息
信息发布
招标项目
中标通告
人才招聘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全市首个,设在无锡九院!
6月24日下午,“工伤保险咨询服务站”在我院成功揭牌,标志着全市首个“工伤保险咨询服务站”落户我院并正式启用。该服务站的启用能让工伤患者第一时间得到优质、规范、合理的工伤保险服务,并享受到工伤预防、工伤保障、工伤康复、职业康复的“全链条”服务,提升工伤患者体验。
无锡市市委副秘书长、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党委书记、局长张映雪,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孔祥年,市社保中心党委书记、主任荣怡一行出席揭牌仪式并实地走访调研我院劳动能力鉴定工作。我院党委书记芮永军,院长、党委副书记糜菁熠及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周全斌等相关负责人陪同调研及座谈。
调研专家们走访我院劳动能力鉴定面检现场,并给予指导意见和建议。
在随后的座谈会上,我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周全斌汇报工伤医疗和工伤康复相关工作情况;市劳鉴委办公室相关负责人汇报劳动能力鉴定工作情况。市社保中心党委书记、主任荣怡和我院院长、党委副书记糜菁熠共同为“工伤保险咨询服务站”揭牌。
我院党委书记芮永军作医院及医院工伤康复工作介绍,他表示医院作为江苏省首家三级甲等骨科医院,于省内率先构建“十位一体”大骨科格局,并于今年5月成功获批为“江苏省骨科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拥有江苏省最具规模的创伤康复治疗中心,并先后获评“江苏省工伤康复示范平台”、“江苏省职业康复试点医院”。2022年11月,经无锡市人社局指导,医院充分应用优势资源,共同探索出“有锡有望”职业康复“3+1”服务。此外,独具特色的“身心健康-技能培训-职业规划”的职业康复全链条服务让更多人能自食其力,避免患者因病致贫、返贫,其中的亮点服务之一为早期康复介入治疗,使患者获得更好康复成效,降低伤残严重程度。此次工伤保险咨询服务站落户无锡九院,可进一步强化对行业内不合理行为的监管、规范工伤治疗以及进行科学的工伤康复,医院也将继续依托严谨、规范的服务流程,提升工伤康复救助水平,配合制定工伤及工伤康复标准,做好相关政策宣传,帮助更多工伤患者。
无锡市市委副秘书长、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党委书记、局长张映雪对无锡九院长期以来的工伤治疗、工伤康复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她表示,工伤康复工作流程具有时间跨度长、流程环节密等特点,因此需要发挥全社会合力,为工伤患者提供“全链”支持;行业内要积极互学互促,大力发展职业康复事业,减轻社会负担;“全链”流程中,要前置康复工作,力争将“九院康复模式”打造成“全国工伤样板”;市内首个“工伤保险咨询服务站”设在无锡九院意义非凡、含金量高,希望九院与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社保中心进一步深入合作,规范工伤保险经办业务管理服务,加强经办风险管控。
2024年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DRG政策下手术耗材精细化...
草木繁茂,夏花绚烂。6月22日,由我院主办的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DRG政策下手术耗材精细化管理》学习班在无锡市滨湖区委员会党校一楼大会场顺利召开。来自市内外百余名医护技人员齐聚一堂,共享高水平学术盛宴。
本次学习班以“精细管理、高质发展”为主题,荟聚长三角医工、医保、质管、护理等领域专家,针对手术耗材精细化管理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积极分享宝贵管理经验,共探行业热点话题、创新管理模式和方法。
开幕式
我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周全斌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我院和医工团队发展的领导、专家们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殷切希望此次学习班的开展能为同仁们搭建出交流互促的学术平台,拓展视野,优化管理流程,降低医疗风险,提升运营效率,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无锡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刁文凯对无锡九院近年来在等级医院评审、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国考指标评审等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肯定,并强调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他指出,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DRG政策的全面推行,医疗行业将迎来深刻变革和巨大挑战,因此手术耗材的精细化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它直接关系到手术质量和患者安全。精细化管理是提升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保障医疗服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通过精细化管理,我们能够更加科学地规划和使用手术耗材,在确保医疗效果的同时,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医者要不忘初心、恪守本心,以更专业、更精细、更高效的管理为广大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专家授课
江苏省人民医院原副院长、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常务理事占伊扬以《新形势下医院医用耗材集约化管理探索与思考》为题,从政策背景、医院医用耗材集约化管理实践与探索、基于价值医疗的耗材多维度评估体系构建与应用、多方利益视角下高值医用耗材的价值偏好研究四个方面和大家分享交流DRG背景下医用耗材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并指出耗材使用管理在于费用管理和行为管理,关键在于提升院内耗材管理人员专业水平,加强临床政策宣教。
无锡市医疗保障基金管理中心党总支书记、主任、国家DRG付费技术指导组成员魏小雷以《无锡市DRG监测监管全流程体系》为题,着重探讨DRG改革背景下医保监测监管全流程体系建设及取得的成效,拓宽眼界的同时,也树立管理体系顶层设计的典范。她指出接下来的工作重点是完善付费政策、加强监测监管、加强沟通反馈、完善协同改革。
我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周全斌以《DRG付费改革下医保精细化管理助力医院可持续发展》为题作主题授课,主要分享DRG政策改革背景下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的运营实践,并从多个维度探讨和展望新形势下医工和医保管理的工作方向,归纳为十六字方针:吃透政策、做好培训、规范行为、绩效考核。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医学工程处处长、无锡市医学会临床医学工程分会主任委员周军华以《手术麻醉设备耗材精细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为题为学员授课,从设备耗材管理的政策要点、设备和耗材的管理工作实践等几个方面分享管理经验和措施。他指出临床医学工程人员的工作要义是要找准定位、不越位、不缺位;行为合规、合法、合理,措施安全、准确、有效,而医工未来发展核心竞争力必然来源于医疗器械创新和成果转化。
我院医保办主任胡银华以《专科医院DRG付费下病种管理》为题作主题授课,以典型案例为切入点,分享无锡九院医保工作的运营实践,具有很强的借鉴性和指导意义。
无锡市人民医院采购中心主任、江苏省医学会临床医学工程学分副主任委员杨俊以《DRG政策下如何提升耗材网采率》为题作演讲,从政策背景出发,结合本医院阳光采购、带量采购执行情况和招采平台规则,探讨提高网采率方法并提出网采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内容丰富实用,为医院耗材网采工作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无锡市人民医院医学工程处处长、无锡市医疗设备器械管理质控中心主任委员钱正瑛以《医用耗材临床使用评价管理》为题作授课,结合医院耗材管理实践,从耗材科学评估、使用质量管理、系统化决策等方面和大家分享耗材管理的精准决策和有效措施。
苏北人民医院开发区分院党总支书记、江苏省医学会临床医学工程学分会候任主委仲辉以《SPD在医用耗材管理中的利弊初探》为题作授课,分享苏北人民医院自SPD模式实施开始遇到的切换“痛、难点”,并进行SPD模式利弊分析,预测SPD管理模式未来发展趋势,呈现耗材管理新模式,供各医院借鉴和学习。
我院三甲办、质管办主任傅育红以《绩效国考助推DRG政策下高质发展》为题作汇报,以国家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细则中与DRG相关的内容为切入点,提出优化病种结构、规范诊疗行为、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作为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并强调耗材管理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我院医学工程科科长冯锦华以《DRG政策下高值耗材合理使用管理》为题作汇报,首先解读DRG政策背景与无锡九院管理现状,展示医院耗材准入、采购、使用、数据监测和分析环节中的措施及成效,重点分享如何合理使用高值耗材,以案例的形式为大家详细剖析,并提出以管理出成效,通过手术耗材精细化管理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
我院手术中心副护士长芮菲以《手术室二级库建设与管理》作汇报,从背景现状、管理架构和管控范围、日常运行及其管理、管理心得四个维度分享手术室二级库的管理经验和成效,充分展示无锡九院手术室实行精细化管理后的崭新面貌。
主持风采
闭幕式
我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此次学习班项目负责人周全斌以三个关键词做闭幕式总结感慨:一是荣幸,学习班是市级项目,但莅临专家皆是业界大咖,且11位专家都“倾囊相授”,在“家门口”能主办这场高水平、高规格的学术盛会实属荣幸。二是感谢,此次培训班报名120人次,实际到场143名学员,学习班的圆满举办离不开诸位同道们不辞辛劳的敬业前来;九院的医工、护理、医保团队和参与工作人员的精心准备以及滨湖区党校的支持。三是希望,希望以此次学习班为契机,加强管理类学习班的举办,深化省内外、不同领域同道间的交流、学习和探讨;各位同道留下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将促进无锡九院医工科和医院的高质量发展,也将进一步提升行业水平。
三页手写的感谢信,道不尽医患情
6月20日,锡城已经正式入梅,冒着雨,患者丁先生和母亲特意赶到我院,给创面修复科郭晓峰医生送上一封感谢信和一面锦旗,以表自己的激动之情。长达三页的手写感谢信上,丁先生娓娓讲述了自己3个多月的辗转求医经历。
三个月前,丁先生的右脚后跟处出现局部隆起,以为是长了个“鸡眼”,就在家附近的民间诊所贴了药,本来以为是小事一桩,没成想贴着贴着却贴出了“大问题”:“鸡眼”周围的皮肤慢慢变得红肿,直至最后出现大片的破溃,还伴有渗血。丁先生和家人急了起来,赶紧去各大医院就诊,从投医不知挂哪个科到一些抗感染、换药治疗,只能坐轮椅的丁先生“吃足了苦头”,却仍未见足跟患处好转的迹象,甚至一度被告知:患处已经坏死,难以治疗。这让正值壮年的丁先生及家人难以接受。
就在心灰意冷之际,一家医院的换药护士推荐他们来我院创面修复科试一试,正在门诊的郭晓峰医生接待了他们,在详细了解病情和详尽检查后,郭医生为其做了清创并做病理检查,诊断为:创伤性毛细血管球瘤,建议其进行创面定期换药,保持足跟不受压。
此后3个月的时间里,医生通过清创外用敏感抗生素,去除炎症感染,后期予生物因子和创面敷料治疗后,丁先生的伤口得以彻底痊愈。为此,他和母亲感慨万分:“当时我的伤口烂成那样,自己都不敢看,郭医生从来都没有一丝嫌弃,检查得特别认真。还经常关心我的心里状态,一次又一次地鼓励我,让我们在治疗过程中始终保持着信心和勇气。”此外,丁先生还对他的换药护士许碧珍表示了感谢,“许护士耐心、责任感强,关键还技术好!天气热了,她在规范包扎的同时,通过人性化地减轻纱布缠绕,来提升我伤口处的舒适度。你们的医护团队无论是技术还是服务真的强!”
丁先生伤口治疗前后对比
“妙手仁心,医之楷模;医术精湛,深情永记”正如丁先生的锦旗所述,我院全体医护将继续“患”位思考,从点滴细节入手,提升医疗技术水平、服务质量,持续改善患者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
“24小时在线”、中西医结合治疗,做好儿童健康守护者
梅雨季前后冷热变化快,湿气加重,大叶性肺炎、支原体感染、急性腮腺炎、腺病毒等儿童易感疾病增多,我院儿科门诊等候区、输液室、病区里随处可见在家长陪伴下的患儿。多年来,儿科全体医护人员在“以患儿为中心”的理念引领下,始终不忘医学的温度、生命的厚度,通过优化流程、精准施治、特色诊疗、改善环境等暖心举措持续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感。
小门诊,“大窗口”
一天前的中午,5岁的男孩同同因为出现发热、颈部淋巴结肿痛、面部肿痛等症状,在父母陪伴下来到我院儿科就医。24小时“在线”的儿科值班医生帮同同做了详尽检查,诊断其为“急性腮腺炎”,在给予消炎、退热、中药外敷等精准治疗后,肿痛症状快速消退。“家住附近,孩子疼的厉害,我们也跟着急,还好九院儿科中午也有医生在。”同同的父母认为我院儿科24小时的“在线门诊”很是便利。儿科主任张黎雯介绍:“为保证来院就诊的患儿得到及时治疗,科室增加出诊医师数量,实行弹性排班,24小时都有医生在岗,务必保障患儿的高效治疗。”
中西结合,精准诊疗
儿科是一个“特殊”的科室,因为患者年龄小,常会出现无法像成人那样清楚地表达病痛、不肯配合雾化或挂水治疗等种种情况,这些都对儿科医护的专业、耐心、细心程度以及创新诊疗手段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改善患儿就医感受,尽快减除患儿痛苦,儿科医生在精准诊断的基础上,采用中西医结合的内服外治治疗方式帮助患儿快速退热、缓解腹痛症状、缩短咳嗽病程、改善患儿食欲等。一名8岁男孩大叶性肺炎伴支原体感染且高热伴咳嗽已有三天,在抗感染输液的同时,配合口服中药,体温第二天即下降;肺炎支原体感染后长时间咳嗽的3岁小儿,通过口服中药,咳嗽症状得以明显改善;腺样体肥大伴夜寐打鼾的10岁男孩,服用中药五天后,鼾声明显减少。
改良环境,打造就诊友好空间
儿童作为特殊的医疗对象,对于医疗环境的要求相对较高,尤其是诊疗过程中,一个舒适、安全、温馨、童趣的环境能够显著减轻儿童的紧张情绪和家长的焦虑感。为此,儿科以符合儿童心理特点来打造适儿化的环境:前期根据输液室的空间布局规划,设计多种方案进行对比,最终投放儿童卡通输液椅、输液小床近50张,将空间利用最大化;病房及病区走廊内有各式卡通墙绘、患儿手绘画装饰墙面:可爱的小粉象、温顺的长颈鹿、顽皮的小棕熊……墙壁变成丰富多彩而又妙趣横生的“画廊”。
冬病夏治、中药驱蚊包,从“治已病”到“治未病”
夏至即至,作为一年中阳气最盛的季节,适宜冬病夏治。以“治未病”为导向,为提高儿童免疫力,儿科每年都会推出特色诊疗——“三伏贴”,改善儿童体质。而科室即将推出的中药驱蚊包也有着专业中医医师的“秘方”,为孩子们的无忧夏日“保驾护航”。
一个孩子的健康,往往牵动着一个家庭所有人的心。在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的道路上,儿科医护们仍将继续从点滴的小事做起,提升医疗服务能力,用心守护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凝聚群智,我院专家团共赴全国性加速康复大会
6月14日-16日,首届国家卫生健康委骨科加速康复外科推进会暨第九届骨科加速康复外科学术交流大会在成都圆满召开。我院院长、党委副书记糜菁熠带队,医务科科长朱建栋、质管办主任傅育红、护理部副主任毛雷音等一行20余位九院专家、骨干参与本次学术盛会,展现九院人积极进取、勇于探索的精神风貌。
本次会议共设置骨科加速康复大师讲堂、院长讲堂、疼痛管理、血液管理、多学科管理、地市级医院骨科ERAS发展以及护理、脊柱、康复、创伤、足踝、运医等24个会场。我院团队30余人次作大会主持、发言、讨论、交流,分享九院在加速康复领域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
我院院长、党委副书记糜菁熠作《医院骨科加速康复外科实施措施》及《ERAS规范下骨科无痛化实践-无锡九院经验》大会发言,他表示骨科加速康复外科(ERAS)的理念与核心是减少并发症、加速患者康复、提高患者安全与满意度、降低医疗费用,是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对于提升医疗质量、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无锡九院将继续加强在ERAS领域的探索与实践,持续优化治疗流程,引入创新方法,让更多的患者能享受到加速康复带来的益处。
在骨科加速康复外科(ERAS)管理交流方面,我院医务科科长朱建栋、医务科骨干付昱、麻醉科主任助理李鑫分别作大会发言。会场专家对我院长期以来对ERAS管理上做出的不懈努力和积极探索给予高度认可,对汇报中提出的系列关键问题解决思路表示赞同并提出重要见解。
我院医务科科长朱建栋作《地市级医院骨科加速康复发展与管理专家共识——第一次专家讨论会》大会发言。
我院麻醉科主任助理李鑫作《无锡九院疼痛小组建设与管理》大会发言。
我院医务科干事付昱作《骨科加速康复多学科共管流程标准化建设》大会发言。
我院创伤骨科医师罗俊浩作《机器人辅助经皮双通道螺钉固定DayI型骨盆新月形骨折脱位的疗效研究》大会发言。
我院创伤骨科医师康永强(刘浩代)作《ERAS理念指导下Nice结辅助微创弹性钉治疗成人锁骨 中段骨折的临床疗效》大会发言,创伤骨科医师刘浩作《天玑机器人导航下微创内固定治疗Schatzker Ⅱ-III型胫骨平台骨折》大会发言。
我院脊柱外科医师崔巍博士作《ERAS理念指导下经伤椎置钉切口全内镜下椎板开窗减压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研究》大会发言。
我院脊柱外科医师刘学光作《ERAS理念指导下经伤椎置钉切口全内镜下椎板开窗减压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研究》大会发言。
我院脊柱外科医师韩晓飞作《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颈椎前路手术应用体会》大会发言。
我院小儿骨科医师刘帅作《儿童桡骨远端干骺交界区骨折-超声引导 & 外固定器》大会发言,并代表小儿骨科医师俞颖豪作《围手术期康复管理在青少年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中的应用》大会发言。
我院中医科副主任刘振峰作《超声引导下小针刀松解手外伤术后指屈肌腱粘连加速手功能康复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大会发言。
我院康复治疗中心主管康复治疗师朱成杰作《ERAS理念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对IB型TFCC关节镜术后疼痛及恢复情况的影响》大会发言。
我院康复治疗中心康复治疗师李雯雯作《LSD1 通过 PI3K/Akt/mTOR 通路调控自噬在脊髓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大会发言。
我院康复治疗中心康复治疗师范嘉琪作《双向牵引渐进性屈指支具的设计及其在掌指关节功能障碍中的临床应用》大会发言。
我院护理团队围绕“以人为本理念”,就骨科围手术期ERAS护理管理方案分别对综合管理、营养管理、康复护理等加速康复建设中护理关键技术、核心胜任力培养等实际举措进行分享和交流。
我院质管办主任傅育红分别作《断指再植术后2PD差异性恢复原因分析及康复策略》、《小腿GustiloⅢB、ⅢC型开放性骨折的ERAS护理策略》、《骨科围术期ERAS综合循证护理方案的构建及应用效果研究》大会发言。
我院护理部副主任毛雷音作《加速康复理念下高龄髋部骨折围手术期饮食方案的制定》大会发言。
我院运动医学科护士长朱琳怡作《进阶模块化康复护理模式对TFCC损伤修复术后的临床应用研究》、《综合康复护理模式在肘关节镜术后的临床应用》大会发言。
我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徐颢庭作《严重上肢骨折伴神经损伤患者在ICU的早期康复护理方案构建及应用效果》大会发言。
我院创面修复科护士长周荔倩作《效率医疗背景下门诊病房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在糖尿病足中的应用》大会发言。
我院护理部干事陈丽佳作《基于“LEER-ERAS理念”助力手外科断指再植护理品质化管理的实践研究》大会发言。
我院护理部干事苏晓雯作《症状日记在严重手部创伤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大会发言。
下一步,我院将充分汲取此次参会所学所得,持续改进并进一步完善医院骨科加速康复外科(ERAS)工作,提升患者就医感受,为国内加速康复事业的发展争做新贡献。同时,医院也以获评江苏省骨科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为新起点,力争升格成为江苏省骨科医院,助推长三角地区医疗水平迈上新台阶。
小久链接:5月30日下午,“地市级医院骨科加速康复发展与管理专家共识”研讨会在我院成功举办。
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专家委员会副主委、国家卫健委加速康复外科骨科专家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裴福兴教授,《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编辑部副主任孙维教授,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副主任张少云教授,我院院长、党委副书记糜菁熠教授等行业专家出席大会。我院科教科科长赵刚、医务科科长朱建栋、护理部主任毛雷音以及各有关专家、骨干参会交流研讨。
会议旨在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中医药局发布《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计划(2023-2025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加速康复外科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骨科有关手术加速康复临床路径(2023年版)的通知》等要求,进一步推进加速康复外科诊疗理念和诊疗模式在骨科领域的应用,更好地推动地市级医院骨科加速康复的发展与管理,规范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与安全,以实现骨科加速康复的高质量发展,从而为广大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就医体验。
会上,由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专家委员会副主委、国家卫健委加速康复外科骨科专家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裴福兴教授牵头,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共同起草编写《地市级医院骨科加速康复发展与管理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
裴福兴教授指出,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患者对康复质量要求的提高,地市级医院骨科加速康复的发展愈发重要。此次《共识》的编写,要求具体化、详细化、可操作性强,需明确医疗管理、医疗技术质量提升两大方向,还需建立有效的质量评估和反馈体系,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确保加速康复工作的持续推进和不断完善,以有益探索逐步弥补地市级医院在加速康复上的“短板”,提升行业整体医疗服务水平。此外,裴教授对参与编写工作的相关领域专家表示由衷感谢,并为出台专业性、科学性、科普性兼容的《共识》提出了具体希望和要求。
我院院长、党委副书记糜菁熠表示,加速康复工作是我国医学发展的新趋势,加速康复外科诊疗理念和模式是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效率、提升医疗资源利用率的有效手段,也是推进医院精细化管理和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此次《共识》编写过程邀请多学科权威专家共同执笔和给予技术帮助和指导,希望引领地市级医院在加速康复管理领域“更进一步”。
在《共识》专家讨论环节,专家们群策群力,围绕《共识》提纲和编写要点细节进行讨论和分析,并对框架和内容发表专业意见,为形成《共识》打下坚实基础。
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为推动加速康复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相关研究和实践工作指明了方向。我院将继续借鉴领域先进经验,优化骨科加速康复流程,提升管理水平,为患者提供更高效、优质的诊疗服务,持续擦亮“江苏省骨科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名片。
55页/877篇
9
3
52
53
54
55
56
57
58
4
:
门诊预约电话:0510-88706699
医院总机:0510-85867999 85811599
体检中心:0510-85811605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梁溪路999号(小桃源)
本站内容仅供健康参考,不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ICP备案号:苏ICP备20044205号-1
苏公网安备 32021102001051号
网站云防护:骏安检测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
抖音号
页面版权: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 无锡市骨科医院 苏州大学附属无锡九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