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就医指南
预约挂号
就诊流程
专家出诊
名医风采
名科荟萃
医保政策
交通指南
九院风貌
医院概况
发展历程
公示公告
院务公开
科研教育
科研平台
科研成果
继续教育
教育基地
进修管理
导师风采
九院文化
核心体系
党建园地
久苑报
爱心联盟
健康科普
招标信息
信息发布
招标项目
中标通告
人才招聘
实力九院
实力九院
实力九院
当前位置:
实力九院 >> 实力九院
切口仅仅8mm的脊柱微创手术,让260斤胖小伙重新站了起来...
8月下旬的一天,我院脊柱外科病房里,骨科副主任、脊柱外科主任孙振中正带队查房,和助手陈文锦博士检查患者术后情况时,彭先生对他们直夸:“因为体重过大,椎间盘突出让我受尽苦头,得知自己不得不手术,起初十分担忧手术效果和恢复期,没想到九院孙主任为我量身制定了微创手术方案,手术时间短,关键是术后第二天就可以下床,伤口小不说,效果还立竿见影,前后也就4天时间,太厉害了!”
今年29岁,身高190cm、体重260斤的彭先生近1个月来,感觉原本隐约的腰痛症状愈发严重,且左侧臀部和左大腿、小腿后侧也跟着疼痛起来,甚至一度连站立、行走都感到困难。最终,经受病痛折磨的彭先生慕名找到我院脊柱外科孙主任,详细检查快速诊断为:腰5/骶1的椎间盘突出症,明确很大程度跟他超标的体重相关,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脊柱外科团队陈文锦博士术前查体:患者直腿抬高试验20°阳性
脊柱结构复杂,毗邻脊髓神经等重要组织结构。脊柱手术,就像在“刀尖上跳舞”,克服重重困难才能让患者重拾“直立人生”。
术中工作通道定位
术中通道的安放
术中见松弛的神经根
经过了周密的术前准备和充分的病情沟通,孙主任团队对彭先生进行全麻下椎间孔镜下后方入路腰5/骶1椎间盘摘除术+神经根松解术。术中,孙主任仅在患者的腰背部取8mm的切口,在经皮内镜下即可清晰看到受压的神经根,并取出突出的椎间盘,60分钟后,手术顺利完成。
手术切口仅8mm
麻醉清醒后,彭先生立感左腿疼痛症状明显缓解,术后第二天在腰部支具辅助下能下地正常行走,他不无感慨道:“浑身轻松,像重新活过来一样,没想到现在的微创手术这么先进!”术后第4天,步伐稳健的他就急不可耐地要求出院了。
患者术后直腿抬高试验阴性
孙振中主任介绍: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主要表现为腰腿痛,严重的双下肢行走困难,甚至瘫痪在床。传统手术方式创口大,对周围组织损伤也大,但此病症好发于腰4/5、腰5/骶1节段,该部位椎板间隙节段较宽,为后路椎间孔镜的治疗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术中切口仅1cm左右,不会对周围组织产生较大影响,且无需磨除骨质,直接摘除突出的髓核即可,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低,恢复较快,复发率低。
近年来,我院脊柱外科由孙振中主任带领,在脊柱疾病微创治疗的道路上不断精进:省内最早开展骨滑移及肢体延长技术;国内较早开展关节周围穿支蒂岛状皮瓣修复关节周围缺损;2016年,科室在无锡市内率先开展了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椎间孔镜治疗;此外,在脊柱骨折的治疗中,孙主任带队较早开展微创术式: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微创手术的开展,将极大有利于减少饱受脊柱疾病折磨的患者的手术创伤,改善其生活质量,造福患者。
我院脊柱外科专家提醒广大市民腰椎间盘突出症与体重超标密切相关,建议大众注意减脂减重,降低脊柱患病风险。(脊柱外科陈文锦、宣传科)
精进不休,笃定前行——无锡市骨科护士OSCE培训考核圆满结...
时值盛夏,在无锡市学会护理学会领导下,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无锡市骨科医院)两大培训基地共同携手,有序开展临床客观结构化(OSCE)考核,第四届骨科专士护士齐心、积极备战,为培训的最后篇章点上了最有力的一笔,彰显出骨科临床一线护士的实力。
我院骨科作为无锡市重点专科,拥有无锡市“太湖人才计划”中的“顶尖医学专家团队”、“高端医学专家团队”,率先独立设置二级分科,在省内率先架构“八位一体”大骨科诊疗格局,下设手外科、创伤骨科、足踝外科、脊柱外科、关节外科、小儿骨科、运动医学科、创面修复科等八个亚专科。以此为依托,骨科特色专科护理同频发展,现为“无锡市专科护士培训基地”、“无锡市护理临床重点专科”,为全市骨科专科护理学员们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经过四届骨科专科护士培训积累的丰富经验,我院骨科护理团队为学员们量身制定骨科基础知识、骨科疾病护理、骨科康复、骨科护理创新思维、骨科急危重症的救治与监测等系统课程,明确了培训目标及计划,并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为每一位学员配备了导师指导,通过理论授课、教学视频、教学查房、专科门诊观摩、手术示教、个案汇报、康复工作坊、影像阅片指导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确保培训考核的科学、合理、公平。
8月18日,在无锡市护理学会组织领导下,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无锡市骨科医院)两大培训基地共同携手,开展临床客观结构化(OSCE)考核,为培训考核画上点晴之笔。
本次培训考核,通过精心的策划和积极的筹备,特设健康评估站、急难问题处理站及复训站3个考核站点,对临床能力进行结构性的评量。本届专科护士学员共赴我院临床技能培训中心,积极备战,通过丰富实用的培训学习,练就“十八般武艺”,从容应对。
健康评估站
考核学员们独立思考、评估及判断能力,将护理意识由入院开始,由被动转为主动。
急难问题处理站
早期的识别及救治能力是每一位护理人员不可或缺的的能力。此项考核旨在检验学员们的识别与应对能力。
复训站
涉及术前、术后及出院前的康复训练和健康宣教,是骨科临床治疗中重要的一环,更是体现系统化、完整性护理的重要环节。
专科护士培训是护理人才培养的“基石”,对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加强护理人才队伍建设起着关键作用,而规范的培训考核既是培训实施的“指挥棒”,也是衡量培训质量的“标尺”。把好此“出口关”,做到科学、规范、有序,使业务考核工作真正发挥应有作用。结业考核亦是新的开始,未来充满无限期许,希望所有学员能在骨科专科护理的道路上走得更实、更远、更广。
搭建学术平台 共促专业发展——我院成功举办市级继续医学...
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重大疾病,具有高发病、高复发,高致残、高死亡、高费用的特点。为有效预防脑卒中和控制高危因素,规范、及时治疗脑卒中患者,减少脑卒中发病率和致残率,2021年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0部委颁布《加强脑卒中防治工作减少百万新发残疾工程综合方案》(国卫医函〔2021)113号)。
为全面提升卒中防治能力,推进国家百万减残工程,“以规范指导临床,推广关键适宜技术,落实百万减残目标”,进一步提高卒中学术水平与临床实践能力。我院神经内科于8月28日举办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脑卒中防治和县域级卒中中心建设》学习班,秉承“交流、合作、传播、共享、创新”的宗旨,致力于为广大医疗同仁搭建脑卒中防治和县域级卒中中心建设进展交流平台。本次学习班特别邀请无锡卫健系统各单位神经内外科脑卒中防治专家、教授授课,来自市内(包括江阴、宜兴)各级医疗单位的140余名学员参会。
我院副院长、手外科副主任、创伤中心主任、慢创科主任薛明宇致大会欢迎辞,他详细介绍我院卒中中心建设情况,对医院卒中中心工作进展给予肯定,并谈到脑卒中工作和医者培养体系的重要性。希望全院上下高效联动,多学科合作,勠力前行,推动医院脑卒中防治和卒中中心建设更上新台阶。
我院内科主任、呼吸内科主任、全科医学科主任毛旻主持大会。他强调国家高度重视脑卒中防治工作,神经内科务必要抓住机遇,学习不止,扩大交流、开展各项新技术,快速精进业务能力,提升九院脑卒中防治综合能力,惠及一方百姓。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马涛主任作为特邀嘉宾,分享了急性特殊类型脑卒中的溶栓治疗经验。
无锡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王枫教授讲授轻型卒中的诊疗策略。
两位专家的讲课不仅突出了目前缺血性脑卒中的严峻形势,也强调了急性缺血性卒中时间窗内静脉溶栓的必要性,及如何准确快速判断是否溶栓的重要性,为临床工作中的治疗策略提供关键指引。
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四医院神经外科时忠华教授进行围手术期卒中的血管内治疗病例分享。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赵旭东教授分享合并ICAS的急性大血管闭塞的血管内治疗策略。两位教授从血管介入手术方面阐述了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疗当中神经介入手术的必要性和围手术期的管理重要性,分享神经介入手术的经验,助力全市神经介入领域共同发展。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吴学潮教授的Endoport辅助神经内镜下脑内血肿清除手术授课,播放手术视频,使学员直观学习到从神经外科角度认识脑出血、去骨瓣等脑卒中常见手术方式。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刘勇教授带来卒中后癫痫诊治课程分享。
我院心内科副主任、十六B病区负责人隋利军分享心源性卒中的诊治。
无锡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戴征教授介绍无锡市人民医院卒中绿色通道的建设过程和成果。
我院神经内科高巍教授介绍九院县域级卒中中心建设的过程和取得的成果。
培训班围绕“脑卒中防治和县域级卒中中心建设”为主题,精心组织了轻型卒中的诊疗策略、急性特殊类型脑卒中的溶栓治疗、围手术期卒中的血管内治疗病例分享、卒中后癫痫的诊治、合并ICAS的急性大血管闭塞的血管内治疗策略、卒中绿色通道的建设,Endoport辅助神经内镜下脑内血肿清除手术、心源性卒中的防治策略、脑卒中防治和县域级卒中中心建设等9堂课。课程形式多样,涵盖项目介绍、最新指南推荐、诊疗技术传授、临床经验分享、例病例分享等。各位专家教授分别就自己擅长领域,结合临床实际与各位学员分享各类经典病例,让学员们揣着问题来,带着思路走。
现场互动频频,各位专家、教授讨论热烈,点评精彩纷呈,碰撞出诸多学术思想火花。同时,学员们也近距离感受到专家对专业、学术的执着,既学习到最新理念,也加深认知医者精耕细作的职业精神。
此次培训班深入推广脑卒中防治关键技术,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术盛宴,是传统经验和最新进展交融的讲坛,是神经内外科临床专家相互、切磋、交流及展示的平台,搭建起规范化的培训体系。下一阶段,无锡九院卒中中心、神经内科将继续加深与各级医院的合作纽带,相互支持、守望相助,推动区域内乃至全国脑卒中急救技术同质进步,降低脑卒中致残、致死率。(神经内科高巍、宣传科)
脊柱微创技术精英相聚无锡 共赴这一学术盛会——无锡首届...
8月20日—21日,无锡首届太湖脊柱微创技术高峰论坛暨双通道内镜(UBE)培训班在无锡圆满举办,本次会议由我院院脊柱外科主办。为期一天半的大会围绕“脊柱微创技术”为主题,共计开展18场学术理论讲座、并通过冰鲜人体标本示教操作进行培训互动。来自省内外脊柱外科领域的78名知名专家共同研讨双通道内镜(UBE)在脊柱外科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旨在规范和提高相关医务人员的微创脊柱外科理论与实践技术水平,推进前沿医疗科技,致力于更好服务病患。
开幕式致辞
我院党委书记芮永军为此次高峰论坛致辞,他对与会专家及参会学员表示热烈的欢迎,向与会专家介绍了医院脊柱外科近年的发展,并表示双通道内镜技术(UBE)作为目前脊柱外科的新兴技术,在脊柱疾病的微创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无锡九院脊柱外科近年在UBE技术应用方面做了积极有意义的探索,也希望借此与同行交流的机会,助力无锡九院脊柱微创技术更上一层楼,为中国脊柱微创技术领域的发展添砖加瓦,造福于民!
精彩纷呈的专题讲座
首先由广州华新骨科医院金大地教授回顾了显微脊柱外科的发展史,分析了显微技术在脊柱临床手术中的应用,同时结合临床病例,详细描述了显微镜在治疗颈椎疾病时不同术式中的优势。对于UBE技术给予了肯定,并对未来脊柱外科微创技术的发展给予了较高的期望。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杨惠林教授结合流行病学,强调了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OVCF)的危害;在总结多年治疗经验的基础上,就难治性、复杂性OVCF提出新的治疗理念及治疗方案;提醒我们只有不断思考、总结,才能不断进步,最终造福于众。
江苏省人民医院殷国勇教授结合演讲题目,先从宏观角度描述了微创手术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前景,以及推广微创手术的必要性。殷教授结合手术病例,深入浅出地探讨了ALIF在临床中的手术策略,以及常见手术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文军教授为我们详细展示了目前脊柱外科使用的多种微创技术,包括脊柱内镜、AxialLIF、Endo-LIF、UBE-LIF、脊柱外固定、动态固定等;通过具体的不同病例,展示了不同微创技术结合后的良好疗效及强大生命力。
上海长征医院陈华江教授从解剖学的角度出发,讲解了神经根型颈椎病通过ACDF、ACCF以及Key-Hole三种不同术式治疗时的重点及难点,对UBE技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表示了较高的期望,并就颈椎后路内镜下翻修给出了自己的宝贵经验。
作为国内UBE技术的领头人之一,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田大胜教授聚焦于腰椎ULBD的规范化流程的制定,结合手术视频,详细的为在场的医生讲解术中注意事项与操作要点。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吕海教授从病例分析出发,结合自身开展手术的体会,着重分析了UBE技术在腰椎退行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并就各种术中常见问题的出现原因及解决方案做了探讨,最后结合术中硬脊膜破裂修复的操作案例,为在场医生进行了讲解。
国际UBE联盟创始成员、杭州市中医院张伟教授讲解了UBE手术在治疗颈椎疾病中的应用,从适应症、解剖、体位摆放、定位到镜下操作要点、减压范围的确定,给出了自己的中肯建议,并回顾自己的病例,展示了颈椎UBE手术时的一些陷阱。
苏北人民医院冯新民教授结合自身经验及相关文献报道,描述了近年来UBE技术在脊柱外科领域的应用范围,从腰椎、颈椎再到胸椎,展示了UBE技术的强大生命力;同时就该技术在应用中的常见并发症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农鲁明教授从自身丰富的UBE手术经历出发,向我们展示了每个特殊病例中的经验及教训,强调了病例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每位脊柱外科医生必须保持谨慎敬畏之心。
常州市中医院赵洪教授通过对既往手术病例的回顾性总结,从技术及疗效方面探讨了单轴内镜、大通道以及UBE辅助下的ULBD该如何开展。
我院骨科副主任、脊柱外科主任、硕士生导师孙振中教授对比了单轴孔镜与UBE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疗效,指出两种技术均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手术医师可根据自身的技术特点进行选择。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孙继芾教授通过回顾既往病例,对UBE-LIF与Mis-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狭窄伴不稳的疗效进行分析并给出临床应用建议。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徐瑞生教授对椎间孔镜、椎间盘镜、OLIF以及UBE技术进行了详细解读,结合具体病例,分享了选择不同微创技术的心得。
无锡904医院金根洋教授展示了一例复杂腰椎间盘突出的病例,在进行激烈讨论的同时,展现了脊柱外科常见病的多变性。
无锡市人民医院丁涛教授结合具体病例,对骨质疏松性爆裂性骨折的治疗中需要进行后路钉棒固定的情况进行探讨。
我院脊柱外科主任助理张树军博士从策略层面出发,就脊柱翻修患者术前评估与手术方案的选择给出了自己的建议,重点阐述了UBE下翻修手术操作中的技术难点和要点。结合自身开展翻修病例的手术视频,展示了UBE在颈椎、胸椎、腰椎翻修手术中的优势。
专家讲坛最后由金大地教授做总结发言,金教授首先肯定了我院脊柱外科近年来的取得的一些成绩和进步,以及该院在UBE技术推进中的积极作用;对近年来中国脊柱外科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和挑战做了深度的剖析,期望中国的脊柱外科医生再接再厉,不断进取和完善自身;最后,金教授深切期望无锡地区各个医院的脊柱外科医生团结起来,凝心向前,共同推进脊柱外科的技术进步,造福广大的脊柱疾病患者!
让人聚精会神的WORKSHOP
在21日的培训班开班仪式上,我院副院长、骨科副主任、运动医学科主任糜菁熠进行开班致辞。
本次培训班特别邀请到上海长征医院陈华江教授为四位培训导师颁发证书: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田大胜教授、杭州市中医院张伟教授、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农鲁明教授与我院脊柱外科主任助理张树军博士一起为学员们颁发了培训证书:
杭州市中医院朱承跃教授给各位学员讲解了腰椎UBE手术的基本操作流程。
40位学员分批至医院科教楼,跟随专家们进行UBE技术实体操作,与会专家、学员对我院科教楼拥有如此完备的专业设备表示赞叹。实操课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方位、立体化让在场所有人直观学习到脊柱解剖的结构及手术的细节流程。
据悉,本次脊柱微创技术高峰论坛暨双通道内镜(UBE)培训班,是今年整个长三角地区的UBE技术盛会,展现了我院脊柱外科近年来在脊柱微创领域不懈的进取,也为我院脊柱外科奠定了新的学科高度和学术影响力!
无锡九院这场干货满满的儿科变态反应性疾病诊治进展论...
8月8日至14日是第七个“中国过敏防治周”,主题是:关注环境,顺畅呼吸。近几年中国过敏性疾病发病率居高不下,包括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皮肤过敏、过敏性结膜炎、食物过敏、药物过敏、过敏性休克等。在中国过敏防治周来临之际,为了促进过敏性疾病的诊治进展,8月20日,我院儿科举办了第三届儿科变态反应性疾病诊治进展论坛。医院党委副书记郭亚萍书记、科教科科长赵刚科长参会。
此次论坛邀请到国家、省、市级儿科及治疗变态反应性疾病的知名专家授课,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呼吸内科主任张建华教授、东部战区总医院儿科主任夏正坤教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过敏诊疗中心主任程雷教授、苏州儿童医院主任郝创利教授、无锡市儿童医院消化科主任林琼教授、呼吸科主任李羚教授、顾晓虹教授、我院儿科主任任明星教授。李天宇、孙卫平、李虎、万俊等教授主持会议。
讲课精彩纷呈
程雷教授首先讲述儿童腺样体肥大的危害,是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重要病因,且可导致腺样体面容、面骨发育障碍,还会导致厌食、呕吐、消化不良、呼吸不畅、肺扩张不足、头痛、夜惊、多梦、磨牙、注意力不集中等并发症。轻度到中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可口服及外用药物保守治疗,重度患儿需尽早施行腺样体切除术。
郝创利教授通过阐述过敏反应的发生机制论述规范化过敏原诊断流程,比较了几种常用的过敏检查方法的利弊和结果判读方法,包括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过敏原皮内试验、过敏原激发试验、药物激发试验、斑贴试验、过敏原体外诊断方法、过敏原特异性IgG4检测、嗜碱性粒细胞活化试验,最后讲到了我国常见气传过敏原的分布情况,讲课拓宽了我们的诊断思路,让过敏性疾病尽收眼底,无路可逃。
李羚教授认为儿童重症哮喘虽然仅占哮喘患者总数的5%左右,但其疾病负担极大,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强调哮喘规范治疗的重要性,未控制哮喘多为未使用规范化控制药物治疗的轻度哮喘。难治性哮喘可能由于哮喘诊断有误、药物吸入技术不准确、依从性差、共患疾病等导致。儿童哮喘中真正耐药的重症哮喘并不多见。因此,对于疗效欠佳的儿童哮喘患者,要仔细评估诊断的准确性和药物的合理性。
林琼教授讲述了母乳喂养相关食物过敏的规范诊疗,强调母乳在预防食物过敏方面的重要作用,但也有部分母乳喂养婴儿出现食物过敏,如荨麻疹、呕吐、咳嗽、喘息、嗜睡、大便带血、低血压、紫绀、特应性皮炎等。应对方法为母亲需先进行饮食回避,若依然无效,需更换为氨基酸奶粉喂养,同时补充营养。
夏正坤教授在线上,重点讲述了免疫调节剂的种类及临床使用机制、适应症,认为只有充分理解不同免疫抑制剂的适应症、作用机制、毒副作用,才能针对性、合理应用,产生更好的治疗效果,为我们临床应用免疫抑制剂提供了规范的指南标准。
顾晓红教授讲述了过敏性气道疾病与微生态环境的关系,包括环境、鼻腔、肺部、肠道、皮肤微生态均与过敏性疾病有关。通过列举相关研究案例证明口服益生菌可以抑制气道过敏。这位我们治疗过敏性疾病打开了新思路。
张建华教授连线讲课:儿童难治性慢性咳嗽机制复杂,病理改变有气道慢性炎症、气道结构功能改变、神经精神障碍、功能呼吸障碍,常见病因有气管、心肺血管发育异常、原发或转移肿瘤、组织细胞增生症、胃食管反流、食物过敏引发胃肠道紊乱、咽喉反流、儿童抽动症等,需抽丝剥茧般逐步筛查方能明确病因。
最后我院儿科任明星主任详细解说了奥马珠单抗阻断异常免疫通路,抑制IgE合成,改善气道重塑的机制,对于使用常规治疗方法无效的中、重度哮喘患儿来说,奥马珠单抗可显著提高疗效,改善症状。
现场讨论环节
“本次论坛,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国内多名有着丰富临床经验的知名专家,结合医学科技前沿观点与创新性理论,围绕儿童变态反应性疾病的成因、关键环节、防控靶点、预测预警及早期诊断等难点、热点、痛点问题,进行专题演讲与对话交流,探讨新政策、新理论,分享新技术、新进展,共飨儿科学术盛宴。”我院儿科主任任明星表示,希望借此契机进一步推进变态反应性疾病防治工作地深入开展,贡献“儿科人”的力量。(通讯员张黎雯、宣传科)
46页/362篇
9
3
43
44
45
46
47
48
49
4
:
门诊预约电话:0510-88706699
急诊电话:0510-85881107(24小时)
医院总机:0510-85867999 85811599
体检中心:0510-85811605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梁溪路999号(小桃源)
本站内容仅供健康参考,不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ICP备案号:苏ICP备20044205号-1
苏公网安备 32021102001051号
网站云防护:骏安检测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
抖音号
页面版权: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 无锡市骨科医院 苏州大学附属无锡九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