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技术
当前位置: 江苏省骨科区域医疗中心 >> 特色技术
无锡首例新一代国产踝关节假体置换术在我院成功实施!为终末期踝关节炎患者带来福音 人无骨不立,骨无关节不灵。踝关节是人体中负重最大的关节,站立时人体的重量全部落在两个踝关节上,因此,踝关节出现问题会给生活带来极大的痛苦和不便。
近日,我院足踝外科主任许亚军、主任助理田建博士团队在积水潭医院武勇教授指导下完成一台“特别”的足踝外科手术——无锡首例新一代国产踝关节假体置换术,成功解除了患者的痛苦。
按照传统做法,一般会给患者做关节功能位融合,把关节固定在一个方便走路功能位置。但是踝关节是一个集屈伸、内外翻和内旋、外旋等多种运动的复杂关节,如果只是做功能融合,简单地把关节“焊死”,会极大影响日后活动。而踝关节置换术的应用为解决这一堵点提供了可能,也为终末期踝关节炎病患提供了保留关节功能的新希望。
十多年前,70多岁的李先生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踝行走疼痛不适,初期疼痛症状间断性出现,近3年多来,其踝关节疼痛症状逐渐加重,踝关节背伸活动受限,不仅不能上下楼梯,连下蹲这样简单的动作都支撑不住。
熬不住疼痛,李先生辗转多家医院问诊,每每收获的答复是做踝关节融合术,很可能影响踝关节活动功能。不甘心的李先生机缘巧合下得知无锡九院足踝外科擅长足踝部疾病的诊疗,遂慕名而来。足踝外科主任助理田建博士为李先生进行了详细检查,门诊行X线片检查提示:右踝关节关节病,胫距关节面破坏严重。“患者为终末期踝关节炎,如果不进行手术,右脚可能再也无法用力,会影响行走功能。”田主任与患者充分沟通病情后,李先生决定住院接受手术治疗。
住院后,足踝外科主任许亚军及主任助理田建博士一同为李先生做进一步全面、细致的专科查体,显示:右踝关节外观较肿胀,踝关节周围压痛,内蹲及踝关节前外侧压痛明显。踝关节被动背伸活动受限,背伸活动度减小,患踝下蹲困难。同时,CT显示:右踝关节骨性关节炎改变,胫距关节面破坏严重,关节间隙狭窄明显,关节面骨质硬化。
“我虽然70多岁了,但也不想麻烦家人照顾,想有个幸福的晚年,如果不能自如活动,以后的日子怎么过啊?”李先生对自己生活质量要求很高,考虑到其疾病的特殊性、复杂性,为解决患者的病痛,改善其生活质量,许主任高度重视,为李先生量身定制手术方案,行右踝关节置换手术,采用国际上先进的3D打印导板辅助定位技术,进行新一代国产踝关节假体置换。
目前,踝关节假体置换术是治疗终末期踝关节炎有效而安全的手术方法之一,适合60岁以上患者,相较于踝关节融合术,可以更好保留患者踝关节运动功能,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但是受制于假体限制,仅有北上广等少数一线城市医院才有条件开展踝关节置换术。在许主任的带领下,足踝外科全体医生克服种种困难,严格把握手术适应症与禁忌症,顺利完成了市内首例新一代国产踝关节假体置换置换术。
患者术中及术后复查显示踝关节假体力线良好,大小合适,胫距关节假体配合良好。
病床前许主任、田主任再三叮嘱家属及患者术后注意事项及康复训练技巧。近半年的疾病疼痛一朝而解,李先生高兴坏了,连说:“早知道有这样的好办法,就不会被疼痛折磨这么久了。”
目前,李先生正在进一步康复治疗中。在科主任和医护们无微不至的照顾下,不日将如期出院。我院足踝外科此次成功开展的新一代国产踝关节假体置换置换术,填补了无锡市内在该技术上的空白。许亚军主任表示:“面对终末期踝关节炎,我们有了新的“武器”,期望能为更多的相关疾病患者带来福音。”


外伤骨折术后经久不愈?创面修复团队为化脓性骨髓炎“缠身”的他们保住了肢体 化脓性骨髓炎,属于骨科疾病中的疑难顽疾,是在骨折术后发生骨感染,出现流脓、伤口清创、再流脓的恶性循环,经久不愈的伤口让患者痛苦不堪。我院副院长、手外科副主任、慢创科主任薛明宇专家提醒:化脓性骨髓炎危害大,千万不可大意,若治疗不及时、不彻底,易转变为重度骨髓炎,甚至会威胁生命。



手术后复发感染的例子不在少数,炎热高温季节愈加频发。下面3个病例即为患者骨折术后,伤口出现化脓型骨髓炎,且在外院反复予以抗感染对症治疗无效,有严重者甚至被建议截肢保命。患者慕名辗转寻至我院创面修复科,副主任医师卜凡玉针对不同病情,量身定制手术方案,最终保住了多位患者的肢体,免于残疾的他们对创面修复团队感激不尽。
【病例一】】20岁的小陈1个多月前不慎发生车祸,致右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右距骨骨折、头皮挫伤,于当地医院急诊行清创缝合+骨折外固定支架固定术。术后虽予抗感染对症治疗,但创面愈合不佳,逐渐溃烂、渗液,反复予以抗感染、换药处理12天,无效。
年轻未婚的小陈担心右腿保不住,恐落下残疾影响日后生活,经人介绍找到我院创面修复科,专家经缜密检查发现其为创面多重耐药金葡菌感染,治疗难度大。经过精细定制的手术,术后予以抗感染等对症治疗,感染指标逐渐下降,创面愈合良好。



【病例二】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34岁的徐女士身上。徐女士1个多月前外伤伤及左小腿,急诊入住他院,行左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左胫骨植骨术,后续又行左小腿坏死组织清创术+VSD引流术,手术虽顺利,但术后40天里,患者创面始终无法愈合,多次创面培养结果提示MASA感染即多重耐药菌感染,忧心忡忡的她转诊至我院创面修复科。
由于其左小腿胫骨骨折术后钢板外露,导致松质骨感染,累及关节,踢死感染清除难度大,但量身定制的手术十分顺利。术后予以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徐女士的创面感染终得有效控制。

 
【病例三】50岁的郁大姐11天前被机器压伤左上肢,出现左上肢肿痛,伴大面积皮肤软组织挫伤以及骨外露,立即送往苏北当地三甲医院急诊行左上肢清创+肌肉修补+血管神经探查+尺骨、肱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手术顺利,术后仍出现肿痛疼痛,且反复发热,体温最高达38.9℃,4天前出现创面破溃,伴脓性渗出,予左上肢清创+VSD引流,术后细菌培养提示肺炎克雷伯菌。
当地医院建议继续进行多次清创手术,伤口始终无法痊愈让郁大姐很是无奈,打听到我院创面修复团队技术过硬,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她辗转到无锡。
我院创面修复专家检查创面情况时,发现其肘窝以及上臂、前臂前后均可见术后溃疡创面,创面可见炎性肉芽以及坏死筋膜、肌组织。由于肘窝创面涉及上肢主要血管、神经,手术风险极大。团队严谨术前讨论后,定制手术成功。术后予以抗感染等对症治疗,目前郁大姐创面愈合良好,各项指标恢复正常。
 
 
切口仅仅8mm的脊柱微创手术,让260斤胖小伙重新站了起来 8月下旬的一天,我院脊柱外科病房里,骨科副主任、脊柱外科主任孙振中正带队查房,和助手陈文锦博士检查患者术后情况时,彭先生对他们直夸:“因为体重过大,椎间盘突出让我受尽苦头,得知自己不得不手术,起初十分担忧手术效果和恢复期,没想到九院孙主任为我量身制定了微创手术方案,手术时间短,关键是术后第二天就可以下床,伤口小不说,效果还立竿见影,前后也就4天时间,太厉害了!”

今年29岁,身高190cm、体重260斤的彭先生近1个月来,感觉原本隐约的腰痛症状愈发严重,且左侧臀部和左大腿、小腿后侧也跟着疼痛起来,甚至一度连站立、行走都感到困难。最终,经受病痛折磨的彭先生慕名找到我院脊柱外科孙主任,详细检查快速诊断为:腰5/骶1的椎间盘突出症,明确很大程度跟他超标的体重相关,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脊柱外科团队陈文锦博士术前查体:患者直腿抬高试验20°阳性


脊柱结构复杂,毗邻脊髓神经等重要组织结构。脊柱手术,就像在“刀尖上跳舞”,克服重重困难才能让患者重拾“直立人生”。

 术中工作通道定位


术中通道的安放


术中见松弛的神经根


    经过了周密的术前准备和充分的病情沟通,孙主任团队对彭先生进行全麻下椎间孔镜下后方入路腰5/骶1椎间盘摘除术+神经根松解术。术中,孙主任仅在患者的腰背部取8mm的切口,在经皮内镜下即可清晰看到受压的神经根,并取出突出的椎间盘,60分钟后,手术顺利完成。

手术切口仅8mm

麻醉清醒后,彭先生立感左腿疼痛症状明显缓解,术后第二天在腰部支具辅助下能下地正常行走,他不无感慨道:“浑身轻松,像重新活过来一样,没想到现在的微创手术这么先进!”术后第4天,步伐稳健的他就急不可耐地要求出院了。

患者术后直腿抬高试验阴性


孙振中主任介绍: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主要表现为腰腿痛,严重的双下肢行走困难,甚至瘫痪在床。传统手术方式创口大,对周围组织损伤也大,但此病症好发于腰4/5、腰5/骶1节段,该部位椎板间隙节段较宽,为后路椎间孔镜的治疗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术中切口仅1cm左右,不会对周围组织产生较大影响,且无需磨除骨质,直接摘除突出的髓核即可,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低,恢复较快,复发率低。
 
近年来,我院脊柱外科由孙振中主任带领,在脊柱疾病微创治疗的道路上不断精进:省内最早开展骨滑移及肢体延长技术;国内较早开展关节周围穿支蒂岛状皮瓣修复关节周围缺损;2016年,科室在无锡市内率先开展了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椎间孔镜治疗;此外,在脊柱骨折的治疗中,孙主任带队较早开展微创术式: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微创手术的开展,将极大有利于减少饱受脊柱疾病折磨的患者的手术创伤,改善其生活质量,造福患者。
我院脊柱外科专家提醒广大市民腰椎间盘突出症与体重超标密切相关,建议大众注意减脂减重,降低脊柱患病风险。



“Excellent!”关节外科巧治半月板撕裂,特意转诊来的外籍运动员舒了口气 8月4日,来自塞尔维亚的巴拉斯在张家港打比赛时不慎扭伤左膝关节,顿感疼痛、交锁明显,膝盖当即无法伸直,膝关节活动受限,被紧急送往当地医院,就诊提示为左膝内侧半月板,口服止痛药保守治疗无明显效果后,巴拉斯的俱乐部慕名帮其联系到了我院关节外科,随后运动员转诊至九院,做进一步治疗。
半月板损伤的处理要求高,若无法有效处理,对于运动员来说,很可能意味着多年的训练准备将功亏一篑,也意味着职业生涯的断送。关节外科主任顾三军得知情况后,亲自坐镇协调治疗事宜。关节外科主任助理李海峰团队与麻醉师姜梦露默契配合,为患者实施了关节镜下的半月板缝合术。
术中发现这位外籍运动员半月板的桶柄状撕裂范围大,修补困难,于是李主任将患者无法保留的半月板做了成形,将半月板愈合能力强的红白区尽可能做缝合,以延长膝关节的使用时间。原本因半月板卡压伸不直的膝盖,在微创手术后当即可伸直,且肿痛消失。“我们做到了更好,使用更先进的技术,让患者可以更早进行康复训练,有助于短期内恢复功能,维持职业生涯和竞技水平。”李主任说。

术后,患者可部分负重下地,并根据康复计划,积极配合适量锻炼。但巴拉斯身处他乡,无人沟通交流倍感孤单,好在随着外籍患者就诊数的连年上升,院内相关诊疗经验不断丰富,关节外科主任顾三军就带领科内医护人员常练英语口语,培养服务各类患者的语境。此次,关节外科专门安排了留外归国的医生与患者自如对接手术事宜,护士们则借助翻译软件和纸笔,让患者理解各项治疗和护理宣教。交流的畅通、细化的服务让远道而来的患者在医院感受到家般温暖。
“中国医生,优秀!谢谢你们,让我有希望重返赛场!”病床前的巴拉斯见到关节外科团队后,面露感激笑容,共同击拳,互道祝福。日前,该外籍精英运动员已顺利出院,不仅左膝关节已恢复基本功能,经康复训练后,期待不久后可以在赛场上继续看见他的拼搏英姿。
争分夺秒的断指保卫战! 急诊科每天都在“上演”生死时速,折射着百味人生小久医生带着对生命的敬意,为您讲述急诊科的故事。
8月第一天,我院急诊室接收了一位在羊尖某工厂工作的女工小蒋。小蒋左食指被液压机压断,急得哭出声的她一个劲地拽着医生的衣角,情绪激动:“医生,求求你了!知道无锡九院断指抢救是最好的,我们特意从羊尖赶过来,请一定要把我的手指接上啊,不然我以后可怎么见人、怎么生活啊!”
急诊骨科医生滕燕清一边用坚定的话语宽慰患者:“这个你放心,我们一定尽最大努力,根据你断指的情况做最好的补救!”一边和急诊科其他医护一起协助消防人员将患者受伤的手从液压机中解放出来。
从一旁陪同的工厂老板口中得知:小蒋左食指从离断到移送至我院,时间已过去了一个半小时。虽然工厂老板已经有意识地把断指和冰袋一起存放,但离断的肢体肤色已发白,毛细血管也无反应,而小蒋的左食指及手套还被困压在液压机里,时间紧迫。与此同时,消防员取出大钳,准备拆卸液压机,小蒋止不住地喊疼,滕医生迅速把液压机周围黏连断指的手套小心翼翼地修剪掉,医护人员按住小蒋的身体,尽量避免牵扯到伤口,以减轻她的痛楚。
好在经过众人不懈努力,作为罪魁祸首的液压机终于被拆除。随后,滕医生立即安排小蒋进行术前检查、用药等系列治疗措施,并护送入急诊手术室进行手术处理。目前,小蒋的断指保住了,家人和工厂老板都为医院的精湛医术竖起大拇指。
我院急诊科全体医护在此提醒广大机械操作人员:在工作中一定要规范操作,安全生产!(通讯员  孙炎炎、宣传科)
门诊预约电话:0510-88706699
急诊电话:0510-85881107(24小时)
医院总机:0510-85867999 85811599
体检中心:0510-85811605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梁溪路999号(小桃源)
本站内容仅供健康参考,不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ICP备案号:苏ICP备20044205号-1
苏公网安备 32021102001051号
网站云防护:骏安检测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
抖音号
页面版权: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   无锡市骨科医院   苏州大学附属无锡九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