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技术
当前位置: 江苏省骨科区域医疗中心 >> 特色技术
小伙腰痛辗转求医三月余 我院专家“火眼金睛”刀到痛除

25岁的小伙小缪从今年五月份开始出现腰痛症状,疼痛日益加剧,无法正常坐立,每日寝食难安。忧心忡忡的他来到某医院就诊,医生CT检查之后,未查明病因。但是腰痛持续加重,小缪随即又转去上海医院求诊,诊治3月余,腰痛不仅没有减轻,反而症状越来越重。小缪一家人痛苦不堪,忧心重重。
近日,经别人推荐小缪慕名来到我院脊柱外科副主任医师张树军专家处就诊,张树军在门诊接待了他,对整个病情进行了详细的问诊,并认真查阅了检查结果,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初步诊断为脊柱结核或布氏杆菌性脊柱炎。在查血检查后,排除脊柱结核可能。后经进一步详细检查,明确诊断为布氏杆菌性脊柱炎。
张树军立即将小缪收治入院,在做了10天的抗炎治疗后,对小缪进行了感染病灶清除、椎间隙植骨加椎弓根固定手术,手术十分顺利。小缪术后恢复良好,术后2天即感觉到腰痛症状完全消失!目前小缪正处恢复治疗中,小缪家属感激不尽。
据张树军专家介绍:“布氏杆菌性脊柱炎常发病于春夏之交,主要流行于青海、宁夏、新疆等牧区,患者多有牛羊等牲畜接触史,此病在江苏地区较为罕见,而且其临床表现与脊柱结核有较多相似之处,很容易引起误诊、误治,导致症状迁延不愈,患者痛苦不堪。”
最后小久医生提醒大家:对于有明显脊柱区疼痛不适的患者,建议患者尽早至相关专科医院专家门诊就诊。我院脊柱外科专家团队不仅对脊柱常见病具有丰富的诊疗经验,对一些脊柱罕见病疑难病例同样“火眼金睛”。我院脊柱外科专家团队致力于为广大脊柱疾病患者的脊柱健康保驾护航!

无锡市首例iKPAS导航下的全膝关节置换术在我院成功实施!

近日,我院关节外科顾三军团队,为一常年受病痛折磨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成功实施无锡市首例iKPAS导航下的全膝关节置换术,此项手术的成功开展,标志我院关节外科诊疗技术结合智能化导航技术正式拉开帷幕。
59岁的王某15年前因膝关节粉碎性骨折,在我院关节外科主任顾三军处行骨折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术后恢复良好。但他近年来反复出现膝关节行走疼痛,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近日,他再次来到顾三军专家门诊就诊,顾主任详细检查后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需进行膝关节置换治疗。由于王某膝关节内有钢板15年,很有可能术中无法取出,采用目前常规的膝关节置换操作器械风险较高。顾主任科内讨论后,决定采用目前国内较先进的智能导航技术下行患者的全膝关节置换术,于8月14日在全麻下行iKPAS导航下膝关节置换术,手术顺利,术后经关节外科在ERAS理念的指导下进行规范的康复训练,术后恢复良好,现已顺利出院。






术中iKPAS导航下股骨截骨





术中iKPAS导航下胫骨截骨




KPAS导航技术介绍:随着目前国际人工上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机器人和导航技术在骨科领域得到广泛的开展与运用,我院关节外科开展的iKPAS导航下膝关节置换术也是无锡市首例,该导航技术具有以下优点:不开髓,创伤小,减少术中,术后血;能够做到精准截骨(误差角度<1.5度);手术操作方便,减少手术时间;特别适用于严重的,复杂的,畸形的膝关节置换。
顾主任介绍,“导航及机器人技术是目前骨科,特别是关节、脊柱外科的未来发展方向,能够使临床医生做到真正的精准治疗,减少病人的创伤。导航及机器人技术的引进为关节外科复杂、疑难的关节置换提供技术保障,使九院关节外科的医疗技术更上新台阶”。

花季少年险截肢 我院“神医圣手”成功为其保肢

近日,患者小梁父母手捧一面写着“神医圣手”字样的锦旗,来到我院手外科7病区,再三感谢薛明宇副院长带领的全体医护团队对孩子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我院的精湛医术,让他们激动的竖起了大拇指。
发生意外  险遭截肢
15岁的小梁在帮父母做家务时,不幸被机器绞伤右手。“当时整个右手掌血肉模糊,血流不止,手掌骨头都绞断了,吓死我了!”小梁回忆道。在简单包扎后,小梁父母紧急将他送至南京三甲医院救治。医院检查后告知,小梁右手损伤严重,无法保肢,建议截肢。小梁父母接受不了孩子这样的命运,强烈坚持保肢。在当地好心医生的推荐下,小梁被紧急送往无锡九院(骨科医院)救治。
无惧病毒  抢救争分夺秒
送至我院时,小梁右手缺血损伤已达12小时,当时南京正值疫情中风险地区,并未解封。我院领导得知情况后尤为重视,治病救人是第一准则。薛院长统筹安排,立即开通绿色通道,入手术室后,副主任医师周晓和陆浩医生按规范步骤着防护服后迅速到位,仔细检查后确诊小梁右手掌多处不全离断,掌侧肌键血管神经多处离断,1-5指肤色苍白,毛细血管反应无,多处皮肤软组织缺损,伤势十分严重。
薛院长考虑孩子年纪尚幼,毅然决定尽全力为其保肢,并立即安排麻醉科主任刘祯庆为其保驾,由周晓和陆浩两位高年资医师主刀行急诊手术。当天上午9时,7病区的医护团队开始了这场与时间赛跑的保肢手术。





7小时奋战,成功保肢
无影灯下,清创、固定骨折、缝合肌腱、修补神经、移植静脉、桥接动脉、骨水泥覆盖缺损创面,手术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显微镜下,医生们用比头发丝还细的显微外科缝线不停飞舞......然而,防护服内早已汗流浃背。手术整整持续了7个小时,“松止血带时,各指肤色红,毛细血管反应正常!”所有医护人员都长长的舒了一口气,手术取得成功。脱下隔离服,手术服早已湿透,术后周晓医生因高血压出现头部不适,但他却笑着说:“手术的成功能冲淡我所有的疲惫和不适”。





术后小梁被送至发热门诊隔离,一周后,情况基本稳定,已下床行走,小梁父母感激涕零,多次泪如雨下。术后10日,见小梁手掌仍有局部软组织缺损,薛院长专家团队组织科内讨论,制定最优治疗方案:利用3D打印技术精准修复,由周晓带领陶先耀、陆浩医生操刀行游离股前外皮瓣覆盖创面,术后伤口稳定,皮瓣大小适中,目前小梁正在进一步休养和康复中。




3D打印图




小贴士:骨科专家提醒,万一发生机器绞伤该怎么办?
1.肢体被机器卷入,立即关掉机器取出肢体,切不可倒转机器,防止肢体再次损伤。
2.进行断端止血,用清洁布或者毛巾加压包扎。如果大动脉出血,采用止血带或者弹性胶管束缚断端止血,每一小时松开10分钟,防止肢体缺血坏死,影响手术。
3.妥善保管离断肢体,用湿布包扎两遍,干布再包扎两遍。路途遥远或者天气炎热时,将包扎的离断肢体放入密封塑料袋中,再放入有冰块的容器中。
4.尽快到有专业技能的医院进行手术。
5.不要让孩子接触家用电器,家中电器设备出现问题及时维修,否则一旦出现意外,后果不堪设想。

小镜子解决颈椎大问题 我院脊柱外科新技术上线
近日,我院脊柱外科副主任医师张树军成功运用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UBE),解决了一名颈椎病患者长期困扰的手麻及感觉受限问题。该技术难度大、风险高,但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目前在江苏地区鲜有成功病例。
53岁的江先生从今年1月份开始出现手部麻木及走路不稳,强烈的手麻让他每天难以入眠,严重影响了他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为此,江先生前去当地医院求诊,经详细检查后被确诊为颈椎病。江先生当即做了颈椎病前路手术,解决了走路不稳的问题,但术后半年手麻症状并未得到缓解。在他人介绍下,他慕名来到我院副主任医师张树军专家处就诊。




张树军详细了解了江先生的病史,在给他做了进一步的检查之后,诊断出手麻是由于他的颈椎管狭窄、脊髓和神经根挤压严重导致,需进行脊髓及神经根减压手术。鉴于江先生之前的手术是从颈部前路开口,已导致颈部内软组织形成瘢痕,再次选择从前颈部入路风险较高。综合评估后,张树军决定采用先进的UBE技术。他对江先生行后路UBE下C4/5,C5/6右侧双节段脊髓及神经根减压术,松解C5,C6双神经根,并清理椎体后方骨赘结构。



手术开展十分顺利,仅在江先生后颈处留下两个约0.8cm的小孔,相比传统开放手术疤痕长度需达12cm。手术过程出血量很少,不足5ml。术后恢复良好,无明显伤口疼痛,江先生第2天即可出院。




张树军介绍,UBE技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比较,操作空间更小,手术操作更困难,对手术医生的要求更高。但在内镜透视下,该技术能精准直达脊髓神经解压目的地,快速清理椎体骨赘结构,因此优势更明显,创伤更小、出血更少、恢复更快,能极大程度减少患者手术痛苦和疤痕困扰。




江先生很感激张树军专家这一UBE新技术,让他不再遭受手麻痛苦,他激动的握着张树军的手说道,“感谢张主任,感谢九院,我又能回去继续工作了”。
最后,小久医生想提醒各位颈椎病患者,当出现手痛手麻,走路不稳或肩膀疼痛的情况需及时到专科医院进行诊治。另外,希望大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锻炼,有效预防颈椎病。(宣传科)




链接:什么是UBE技术?UBE技术是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的缩写。它是一种脊柱微创内镜技术,主要用于颈椎病、胸椎病变及腰椎退行性病变的内镜微创治疗。主要采用两个通道,一个是内镜通道,一个是操作通道。这是与椎间孔镜的单通道技术最大的区别。
UBE的技术优势:由于是采用两个通道,所以操作器械不受尺寸的限制,UBE技术在各种脊柱微创技术中是效率最高的技术。除了常规的各种类型的间盘突出病例,尤其适用于复杂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腰椎滑脱、神经根性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胸椎管狭窄、脊柱翻修病例等复杂病例的内镜微创治疗。
 



老人意外车祸 我院多科协作成功救治

近日,65岁老年女性邓女士,在骑车回家途中不幸被一货车撞倒在地,当即浑身不能动弹,小腿骨折伤口开放,皮肤大面积缺损,血肉模糊,脸色苍白,呼吸急促,痛苦难忍,第一时间被送至我院紧急救治。
我院创伤骨科周明、贾雪原两位医生立即到位,综合评估患者全身情况,请胸外科张世伟副主任会诊后,明确诊断为:右胫腓骨开放粉碎性骨折(Gustilo  IIIB型),外踝骨折,多发肋骨骨折,双侧肺挫伤,胸腔积液,张主任建议肋骨骨折、肺部挫伤保守治疗。周明、贾雪原医生急诊备血后在腰麻下进行右下肢清创,并使用外支架临时固定胫腓骨及踝关节,术中输血、补液、对症,术后因邓女士多发肋骨骨折、胸腔积液、肺挫伤,血氧饱和度差,转ICU综合会诊后予输血、补液、脏器保护及营养支持治疗。


对症支持治疗后,待邓女士病情平稳,即转入创伤骨科进一步治疗。因邓女士伤势严重,小腿前部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达到20cm×7cm,胫骨亦部分缺损,骨头外露。创伤骨科芮永军院长专家团队组织科内讨论,为其制定最优治疗方案:考虑患者高龄,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结合最新的ERAS(快速康复)理念以及我院顶尖的显微外科技术,1周内将邓女士碎裂的胫骨、腓骨及外踝做了内固定手术,骨缺损处采用最先进的骨诱导技术使用骨水泥填充,皮肤软组织缺损行游离股前外侧皮瓣术修复。


术后邓女士继续入ICU观察治疗,4日后生命体征平稳,贫血、低蛋白得以纠正,术后移植皮瓣血供良好,完全成活,创口无感染。经过我院创伤骨科、胸外科、ICU等团队协同治疗,邓女士很快就出院了,出院时她很感激,感谢九院精湛技术给了她第二次生命,让她以后还能有质量的生活。

门诊预约电话:0510-88706699
急诊电话:0510-85881107(24小时)
医院总机:0510-85867999 85811599
体检中心:0510-85811605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梁溪路999号(小桃源)
本站内容仅供健康参考,不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ICP备案号:苏ICP备20044205号-1
苏公网安备 32021102001051号
网站云防护:骏安检测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
抖音号
页面版权: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   无锡市骨科医院   苏州大学附属无锡九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