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技术
当前位置: 江苏省骨科区域医疗中心 >> 特色技术
爱打篮球的小伙反复肩关节脱位,运动医学专家提醒:别忽视! 在很多武侠小说或电视剧中,常有功夫绝世的大侠擒到歹徒后直接把人胳膊卸了,以防其再徒生是非,歹徒此时就会痛得冷汗涔涔,只剩任人宰割的份了。若是大侠网开一面,“咔咔”两下就能再把胳膊给他装上。 每每看到这种情节,我们常觉得胳膊脱臼,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不过就是疼一疼,过后接上去复位就行了。是不是脱臼就真的没啥影响呢?
    事实上,肩关节脱位可能伴有骨折、盂唇损伤等情况,若处理不好有可能造成复发性肩关节脱位。
五年前,小蒋在打篮球时不慎导致右肩关节脱位,伤后放松后肩关节自行复位,复位后无任何不适,并未进行过相应检查及治疗,而三年前打篮球争抢时再次出现类似症状。就在两个月前,小蒋因一个简单的甩手动作导致右肩关节再次脱位。经历了三次脱位,虽能复位,但依旧对小蒋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放心不下的小蒋经朋友推荐来到我院副院长、骨科副主任、运动医学科主任糜菁熠的专家门诊。
经专业查体和CT检查,糜院长为小蒋明确了诊断:“肩关节习惯性脱位,Hill-Sachs损伤”。

由于第一次脱位后,维持肩关节稳定性的盂唇和(或)关节囊韧带组织撕脱。在关节复位后,撕脱的盂唇韧带组织却难以恢复原位,因此肩关节缺少了前方的稳定结构。因此,之后每次活动至一定角度——通常是外展外旋位(类似于投掷动作),就会出现脱位。当肩关节前脱位发生时,肱骨头后外侧与坚硬的肩胛盂边缘发生撞击,可导致肱骨头压缩性骨折,形成肱骨头后外侧骨性缺损,称为“Hill-Sachs”损伤。
关节镜手术前在完善相关术前检查后,糜院长团队对小蒋进行了关节镜下肩关节喙突截骨移位固定术(Latarjet手术),主要作用是利用喙突形成骨性阻断,恢复关节盂表面的完整性,以及联合肌腱的悬吊作用,从而增加了肩关节的稳定性。
关节镜手术中肩关节镜下重建修复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住院时间短等显著优势。传统手术10cm左右的伤口,现在被3-4个1cm不到的小切口所取代,外表美观,术口感染风险率降低,以最小的医源性损伤实施最有效的治疗。
或许多数人会和小蒋一样,对于肩关节脱位、疼痛、活动受限的认知停留在能复位就好,用不着去医院。其中一部分患者会通过限制自己的关节活动度来达到减少复发的目的,因为一般情况下只有肩关节活动至一定的位置,才会出现脱位。
专家提醒:第一次发生肩关节脱位时越年轻越活跃,就越可能发展为习惯性肩关节脱位。例如十几岁时第一次发生肩关节脱位的患者,有90%以上的机会发展为复发性肩关节不稳。40岁以上发生第一次肩脱位的患者发展为慢性肩关节不稳的可能性低于10%。所以对于因运动损伤、车祸伤等各种创伤导致肩关节脱位的患者,应尽早到专业的运动医学科医生处接受诊治,以免肩关节脱位反复发生,成为“习惯”。
 
小小“银针”搞定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手术“零切开”让患儿和家长都省心 秋高气爽、阳光明媚的日子往往是儿童骨折的高发期,因为家长带孩子外出活动和游玩的时间增多、孩子们活泼好动的天性,易产生突发的意外,如跌伤、高空坠落等,受伤后因患儿骨骼尚未发育成熟,较为脆弱,极易易导致骨折的发生,其中发生最多的骨折类型就是肱骨髁上骨折,约占50%  -70%,多见于3-10岁的儿童,若治疗不当,血管神经损伤和肘内翻畸形等并发症发生率很高。近期,我院小儿骨科病房里肱骨髁上骨折的患儿明显增多。 
10月14日,9岁的小惠在小区做核酸时不慎被小朋友推倒,伤致左肘部,即觉疼痛、活动受限,休息后稍有好转,家长当时未予重视。没过两天,小惠感觉肘部肿胀、疼痛加重,焦急的家长赶紧将孩子送至无锡九院急诊,摄片及CT提示左肱骨外髁骨折,累及骨骺关节面,急诊拟收住入小儿骨科。
 
尽管入住了病区,但家长听闻还需手术,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对手术风险、术后伤口恢复情况、术后手部活动情况及是否影响日后肢体功能皆很担忧。
小儿骨科副主任林伟枫拿出以往的手术成功案例,耐心与患者家长交谈:“对于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手术处理,无锡九院早已实行‘零切开’闭合复位微创治疗,该术式经皮穿针,无手术切口、不留疤痕、不影响美观,骨折愈合快。我们长期以来始终紧跟技术前沿,努力用最优诊疗方案把患儿的痛苦降到最低限度,帮助他们尽快康复,真正成为患儿身边的‘健康守护使者’。”
 
医护皆是父母心,信任必不负重托。充分的交流沟通后,在林主任指导下,小儿骨科印飞医生与手术团队为患儿成功完成了关节镜检查+肱骨外髁骨折克氏针内固定,用“小小几根针”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术后复查左肘关节X线片提示:左肱骨髁上骨折断端对位对线良好,呈解剖复位,内固定物位置良好。
经过医生们的细致照顾和护士阿姨们的精心护理,入院第二天,小惠精神食欲明显好转,也恢复了以往活泼爱笑的神态。“孩子的恢复情况很好,注意休养,不用几天就可出院了。”儿骨医生一边检查,一边叮嘱家长注意事项。“孩子的手只需微创就可以固定,孩子也没喊疼,让我们家长安心又省心!”小惠妈妈开心表示。

 
 
65岁患者辗转求医,关节外科人工关节假体翻修术令其放“髋”心 “自己怎么也没想到,听起来就很恐怖的髋关节假体翻修手术,术后居然可以恢复得这么好!给我的晚年生活重燃了希望!”
近日,65岁的蒋先生遭遇了一场意外车祸,导致其疼痛、功能受限,在外院诊治时X片提示左侧人工髋关节假体周围骨折。辗转多院均建议其保守治疗,但经长达4月余保守治疗,仍疼痛明显,且跛行加重,最终经人介绍在我院关节外科就诊,最终接受翻修手术,患者恢复满意。
 
原来8年前,蒋先生在上海时曾因摔伤致股骨颈头下型骨折,移位严重,因此在上海某医院接受了左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蒋先生恢复良好。但近期遭遇了车祸,辗转多院后建议保守治疗,4个月后,蒋先生虽可下地行走,但左髋疼痛严重,且出现了明显跛行。经常活动的他因疼痛和外观跛行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遂至多家医院就诊。每每收获的答复是继续密切观察,加强锻炼,瘸一点没关系。不甘心的蒋先生经朋友推荐来到我院就诊,关节外科专家门诊刘宇博士仔细询问了蒋先生的病史,观阅X片等影像资料,并为其进行了详细检查。
刘博士与患者充分沟通病情,告知其目前假体周围存在明显的骨溶解,且假体周围骨折未完全愈合,存在松动,左下肢短缩明显,疼痛剧烈,存在翻修指征,继续拖延不仅症状难以缓解,且易继发其他关节退变、骨盆倾斜及脊柱侧弯等病情,建议蒋先生住院接受翻修手术治疗。耐心、专业的解答令蒋先生对刘博士建立了信任,决定入院接受手术。
据文献报道显示,股骨颈骨折患者多为60-80岁的老年人,此类患者的股骨颈骨折若存在移位,往往首选的治疗方案是人工髋关节置换。目前,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已日趋成熟,但术后仍存在假体周围骨折、假体松动等并发症,面临需要翻修手术的风险,就如病例中蒋先生遇到的情况。
住院后,关节外科主任顾三军、主任助理李海峰副主任医师和刘宇副主任医师等一同为蒋先生进行了全面的专科查体,并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拟定具体手术方案。最终在顾三军主任的指导下,由刘宇博士主刀手术,术中所见与术前评估完全吻合,手术非常顺利,术后复查X片提示翻修假体位置、角度、大小均合适。术后查房时,刘博士告知蒋先生具体手术情况,医生们操作轻柔,不论取柄还是取臼杯造成的骨量丢失极少,且对骨缺损进行了松质骨植骨,并使用目前市面上最好的涂层假体,无论是近期的稳定性还是远期的生存率都非常乐观,蒋先生听后如释重负。
术后次日患者即已下地行走,目前多次门诊复查,恢复状况良好,最让蒋先生开心的是双下肢完全等长,出门再也不用接受异样的眼光。
 据悉,目前人工关节置换是老年人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终末期关节病的最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法,技术成熟。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接受人工关节置换的患者逐渐增多,随之而来需要翻修手术的患者也越来越多。因缺少科学认知,“人工关节置换手术”这一名词本身已让老百姓产生退缩心理,因此“人工关节翻修手术”更是让人“闻风丧胆”。 
过去,由于假体及技术限制,仅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大医院会开展此类技术。如今,我院关节外科在主任顾三军的带领下,已常态化开展人工关节初次置换及翻修手术,尤其是Superpath微创髋关节置换技术达到省市内领先水平,以期造福更多的关节疾病患者。
无锡首例新一代国产踝关节假体置换术在我院成功实施!为终末期踝关节炎患者带来福音 人无骨不立,骨无关节不灵。踝关节是人体中负重最大的关节,站立时人体的重量全部落在两个踝关节上,因此,踝关节出现问题会给生活带来极大的痛苦和不便。
近日,我院足踝外科主任许亚军、主任助理田建博士团队在积水潭医院武勇教授指导下完成一台“特别”的足踝外科手术——无锡首例新一代国产踝关节假体置换术,成功解除了患者的痛苦。
按照传统做法,一般会给患者做关节功能位融合,把关节固定在一个方便走路功能位置。但是踝关节是一个集屈伸、内外翻和内旋、外旋等多种运动的复杂关节,如果只是做功能融合,简单地把关节“焊死”,会极大影响日后活动。而踝关节置换术的应用为解决这一堵点提供了可能,也为终末期踝关节炎病患提供了保留关节功能的新希望。
十多年前,70多岁的李先生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踝行走疼痛不适,初期疼痛症状间断性出现,近3年多来,其踝关节疼痛症状逐渐加重,踝关节背伸活动受限,不仅不能上下楼梯,连下蹲这样简单的动作都支撑不住。
熬不住疼痛,李先生辗转多家医院问诊,每每收获的答复是做踝关节融合术,很可能影响踝关节活动功能。不甘心的李先生机缘巧合下得知无锡九院足踝外科擅长足踝部疾病的诊疗,遂慕名而来。足踝外科主任助理田建博士为李先生进行了详细检查,门诊行X线片检查提示:右踝关节关节病,胫距关节面破坏严重。“患者为终末期踝关节炎,如果不进行手术,右脚可能再也无法用力,会影响行走功能。”田主任与患者充分沟通病情后,李先生决定住院接受手术治疗。
住院后,足踝外科主任许亚军及主任助理田建博士一同为李先生做进一步全面、细致的专科查体,显示:右踝关节外观较肿胀,踝关节周围压痛,内蹲及踝关节前外侧压痛明显。踝关节被动背伸活动受限,背伸活动度减小,患踝下蹲困难。同时,CT显示:右踝关节骨性关节炎改变,胫距关节面破坏严重,关节间隙狭窄明显,关节面骨质硬化。
“我虽然70多岁了,但也不想麻烦家人照顾,想有个幸福的晚年,如果不能自如活动,以后的日子怎么过啊?”李先生对自己生活质量要求很高,考虑到其疾病的特殊性、复杂性,为解决患者的病痛,改善其生活质量,许主任高度重视,为李先生量身定制手术方案,行右踝关节置换手术,采用国际上先进的3D打印导板辅助定位技术,进行新一代国产踝关节假体置换。
目前,踝关节假体置换术是治疗终末期踝关节炎有效而安全的手术方法之一,适合60岁以上患者,相较于踝关节融合术,可以更好保留患者踝关节运动功能,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但是受制于假体限制,仅有北上广等少数一线城市医院才有条件开展踝关节置换术。在许主任的带领下,足踝外科全体医生克服种种困难,严格把握手术适应症与禁忌症,顺利完成了市内首例新一代国产踝关节假体置换置换术。
患者术中及术后复查显示踝关节假体力线良好,大小合适,胫距关节假体配合良好。
病床前许主任、田主任再三叮嘱家属及患者术后注意事项及康复训练技巧。近半年的疾病疼痛一朝而解,李先生高兴坏了,连说:“早知道有这样的好办法,就不会被疼痛折磨这么久了。”
目前,李先生正在进一步康复治疗中。在科主任和医护们无微不至的照顾下,不日将如期出院。我院足踝外科此次成功开展的新一代国产踝关节假体置换置换术,填补了无锡市内在该技术上的空白。许亚军主任表示:“面对终末期踝关节炎,我们有了新的“武器”,期望能为更多的相关疾病患者带来福音。”


外伤骨折术后经久不愈?创面修复团队为化脓性骨髓炎“缠身”的他们保住了肢体 化脓性骨髓炎,属于骨科疾病中的疑难顽疾,是在骨折术后发生骨感染,出现流脓、伤口清创、再流脓的恶性循环,经久不愈的伤口让患者痛苦不堪。我院副院长、手外科副主任、慢创科主任薛明宇专家提醒:化脓性骨髓炎危害大,千万不可大意,若治疗不及时、不彻底,易转变为重度骨髓炎,甚至会威胁生命。



手术后复发感染的例子不在少数,炎热高温季节愈加频发。下面3个病例即为患者骨折术后,伤口出现化脓型骨髓炎,且在外院反复予以抗感染对症治疗无效,有严重者甚至被建议截肢保命。患者慕名辗转寻至我院创面修复科,副主任医师卜凡玉针对不同病情,量身定制手术方案,最终保住了多位患者的肢体,免于残疾的他们对创面修复团队感激不尽。
【病例一】】20岁的小陈1个多月前不慎发生车祸,致右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右距骨骨折、头皮挫伤,于当地医院急诊行清创缝合+骨折外固定支架固定术。术后虽予抗感染对症治疗,但创面愈合不佳,逐渐溃烂、渗液,反复予以抗感染、换药处理12天,无效。
年轻未婚的小陈担心右腿保不住,恐落下残疾影响日后生活,经人介绍找到我院创面修复科,专家经缜密检查发现其为创面多重耐药金葡菌感染,治疗难度大。经过精细定制的手术,术后予以抗感染等对症治疗,感染指标逐渐下降,创面愈合良好。



【病例二】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34岁的徐女士身上。徐女士1个多月前外伤伤及左小腿,急诊入住他院,行左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左胫骨植骨术,后续又行左小腿坏死组织清创术+VSD引流术,手术虽顺利,但术后40天里,患者创面始终无法愈合,多次创面培养结果提示MASA感染即多重耐药菌感染,忧心忡忡的她转诊至我院创面修复科。
由于其左小腿胫骨骨折术后钢板外露,导致松质骨感染,累及关节,踢死感染清除难度大,但量身定制的手术十分顺利。术后予以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徐女士的创面感染终得有效控制。

 
【病例三】50岁的郁大姐11天前被机器压伤左上肢,出现左上肢肿痛,伴大面积皮肤软组织挫伤以及骨外露,立即送往苏北当地三甲医院急诊行左上肢清创+肌肉修补+血管神经探查+尺骨、肱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手术顺利,术后仍出现肿痛疼痛,且反复发热,体温最高达38.9℃,4天前出现创面破溃,伴脓性渗出,予左上肢清创+VSD引流,术后细菌培养提示肺炎克雷伯菌。
当地医院建议继续进行多次清创手术,伤口始终无法痊愈让郁大姐很是无奈,打听到我院创面修复团队技术过硬,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她辗转到无锡。
我院创面修复专家检查创面情况时,发现其肘窝以及上臂、前臂前后均可见术后溃疡创面,创面可见炎性肉芽以及坏死筋膜、肌组织。由于肘窝创面涉及上肢主要血管、神经,手术风险极大。团队严谨术前讨论后,定制手术成功。术后予以抗感染等对症治疗,目前郁大姐创面愈合良好,各项指标恢复正常。
 
 
门诊预约电话:0510-88706699
急诊电话:0510-85881107(24小时)
医院总机:0510-85867999 85811599
体检中心:0510-85811605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梁溪路999号(小桃源)
本站内容仅供健康参考,不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ICP备案号:苏ICP备20044205号-1
苏公网安备 32021102001051号
网站云防护:骏安检测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
抖音号
页面版权: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   无锡市骨科医院   苏州大学附属无锡九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