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园地
九院精术
当前位置: 九院精术 >> 九院精术
脚后跟疼,警惕这一疾病!康复医学科治疗有妙招 如果把人比成自行车,那人的双脚无疑就是自行车的双轮,在人生的道路上车子行久了,双轮自然会磨损、老化。于是,便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60多岁的王大妈,平时热爱运动,常和朋友们一起跳广场舞、爬山等,退休生活多姿多彩。近两日,却因为足跟痛,坐立难安,经朋友推荐,来到我院康复医学科王骏主任的专家门诊就诊,诊断为“足底筋膜炎”。王主任为其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经过系统的康复治疗与锻炼,王大妈足跟痛的症状明显减轻,眉宇间又恢复了往日的轻松。
一、你了解“跟痛症”吗?
“跟痛症”也叫足底筋膜炎,解剖上也称为跖腱膜。

跖腱膜解剖示意图
 
它起于足跟脂肪垫深层,在其向远端移行过程中逐渐浅行至皮下,沿着足纵弓易触及。

跖腱膜触诊
 
一只手向上牵拉我们的足趾和踝关节,另外一只手沿着足跟向脚趾缓慢滑行,摸到条索状的的腱性组织就是跖腱膜。
它是我们脚底一层厚实的纤维组织,也是脚底重要的解剖结构,维持足弓形态,在步行和运动时为足部提供弹性以减轻震荡,以便足部更好支撑身体。
足底筋膜炎的成因:长期超负荷受力,导致足底筋膜损伤,进而出现疼痛和炎症反应。表现为足跟部疼痛,走路时加重。例如,长时间走路、登山、爬楼梯、跑步、跳高等活动。
二、“跟痛症”常见症状
最常见症状是足跟的疼痛与不适,压痛点常在足底的足跟处,且疼痛持续存在。晨起时疼痛感觉明显,尤其是下地步行的第一步,会产生剧烈的疼痛感,有时步行一段时间会疼痛减轻,但行走过度疼痛感又会加剧,严重患者甚至连站立休息也有疼痛感。 
三、“根痛症”治疗方法
1、休息:一旦疼痛产生,就尽可能多卧床或坐位休息,主要目的是减少足部的负重,避免继续刺激足跟疼痛部位;
2、物理因子治疗可增强组织的再生能力,改善足跟的疼痛:冰敷10-15分钟,4-6次/天(图4);超声波治疗10-15分钟,1次/天(图5);中频脉冲电治疗20分钟,2次/天;微波治疗15分钟1次/天;冲击波治疗3-5分钟,1次/周(图6);蜡疗30分钟,2次/天;

冷敷
 

超声波治疗
 

冲击波治疗
 
3、足底贴扎:促进足底肌肉正常化、改善筋膜和肌肉功能、缓解足底筋膜疼痛;

足底筋膜炎简易贴扎

适用跑步者足底筋膜炎的贴扎
 
4、徒手放松足底筋膜:足底涂抹适量身体乳、扶他林软膏或者按摩精油,沿着足底筋膜方向缓慢推动,并按摩,缓解足底疼痛;

徒手放松
 
5、使用矫形鞋垫:改变足底生物力学,减轻足底筋膜承受的压力,长期佩戴用于缓解足跟疼痛。
  
四、日常训练和保护
1、踝关节屈伸(踝泵)训练(图12):增强踝屈伸肌肉力量,10-20个,4-6组,2次/天;
 
2、足趾抓握训练(图13):增强足抓地力量,分担足底筋膜在步行时的负荷,10个,4组,2次/天;
 
3、足底筋膜放松训练(图14):网球或棒球至于足底,前后滑动,放松足底筋膜,缓解疼痛(滑动时不接触足跟)10-20个,4-5组,4-6次/天;
 
4、足底筋膜牵伸(图15):坐位,将脚趾和踝关节向膝盖方向缓慢牵伸,目的也是为了放松足底筋膜,10-20下,30秒,4组,2次/天;
 
 
5、避免穿平底鞋,女士少穿高跟鞋,平底鞋没有提供很好的足弓支撑,缓冲减震效果大大减弱,高跟鞋同样加重了足底筋膜的负荷,增加足底筋膜炎发生的机率。
                                    
(通讯员  李翔  宣传科)

拇指缺失急煞家人,小儿骨科示指拇化改善功能 众所周知,拇指功能占整个手部的40%——50%,如果拇指缺失会严重影响手部的功能,不能实现手部捏、握、抓、持等动作。
日前,一名拇指缺失的两龄童在我院小儿骨科接受了示指拇化手术,术后拇指内收、外展、屈曲、伸直、对掌、对捏等功能均得到重建,并给手功能的发挥和发育提供了良好的环境。面对手功能明显改善的孩子,父母亲感激万分。
 
“我家孩子2岁,出生时左手就只有4个手指,你看看有什么办法?”2月2日,我院党委书记芮永军的门诊上来了一位焦急的母亲。芮书记安抚好急切的家属后,仔细检查了小朋友的手指缺损情况。原来,患儿拇指发育不良,为先天性手足畸形中的一种。而根据拇指解剖结构的异常程度和外观,拇指发育不良可分为5种类型,这名患儿属于最严重的V型,即拇指缺失,目前示指拇化术是公认的治疗严重拇指发育不良的经典术式,联合虎口成形,使手部外观更加接近正常。患儿家属当天就决定住院接受手术治疗。

手术前
我院小儿骨科团队在芮永军书记的带领下,术前进行了精细的手术方案讨论,从切口设计、截骨角度、重建拇指长度、功能重建各个方面个性化为小宝宝制定了手术方案。由于孩子血管细,分离及缝合复杂,手术麻醉风险大,配合程度低,临床护理困难,术后容易出现坏死。手术团队迎难而上,手术获得成功。

手术后
主治医师印飞介绍,一方面,学龄前儿童由于其特殊的社会性,在出现手部组织缺损或畸形后,有可能受到同龄儿童的嘲笑、排斥、孤立,会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也有可能因受伤产生负面自我评价;另一方面,拇指占手部功能的50%,拇指发育不良严重影响手部抓握及对捏功能,拇指抓握功能9个月开始发育,1-2岁开始发育对捏功能,3岁前手部发育基本完善,因此,拇指发育不良宜早手术治疗。
就在10多天前,一名6岁的孩子左手大拇指少了一节,也是在我院接受了脚趾再造大拇指。医生们术前对皮瓣进行仿3D打印的设计,测算准备切割的面积后在脚上画图,本着“缺多少补多少”的想法,从大脚趾末节连着骨头、趾甲、软组织、神经、血管一起切下移植到拇指上。

手术前

手术后
我院小儿骨科副主任林伟枫提醒,重建的拇指如果发育不良,外形始终难以正常化,功能重建始终无法做到正常,且手术次数多,费用大,最重要的是重建的“类拇指”,不但没有正常的拇指功能和外形,更占据了原本拇指的位置,也错过了示指拇化后功能重建和发育的最佳时期,导致整只手的功能甚至不如术前。因此,要做到“全形再造”,需要到专业机构接受术前精密手术设计、精湛显微缝合技术、围手术期专业护理才能实现。(宣传科  通讯员  印飞)
 
小小枣核酿大祸,普外科团队巧取出 俗话说,“日食三枣,长生不老!”,枣一直都是男女老少,皆喜爱的保健食品,这么好的保健食品也会有隐藏危险?小久医生提示,食用枣时需细嚼慢咽,一定勿把枣核吞下,以免造成肠梗阻、消化道穿孔等严重后果!
前不久,60岁的张叔叔在家中食用红枣粥,不小心误食了一枚枣核。起初并无明显身体不适,但当天夜里,张叔叔出现脐周阵发性疼痛不适,伴恶心呕吐,以为只是小毛病,根本没往误食的枣核上想,自觉缓缓就好。谁知第二天下午,张叔叔的腹痛情况一点没好转,反而逐渐加重,出现了反复恶心呕吐的情况。尽管没出现发热畏寒、腹泻、呕血、黑便等特殊情况,但张叔叔还是赶至我院急诊科就诊。急诊予查腹部CT提示:小肠内高密度影,呈梭形,小肠周围伴有炎性渗出。
“这个异物看着像是‘枣核’,张叔叔你这两天吃枣子了吗?”值班的普外科侍书成医师赶紧问患者。“昨天喝了一碗红枣粥,不过煮粥时放的红枣,核我们没有事先去掉,难道罪魁祸首是红枣核?”“结合您的进食情况和CT表现,我们考虑您的小肠内异物是枣核的可能性很大,且您的小肠已经有炎症渗出表现,不排除后期枣核刺破肠管需要手术治疗的可能。您先别紧张,咱们可安排先住院观察治疗”。张叔叔入院后,普外科医护们在科主任宋国权的指导下,为其予以禁食、抗感染、营养补液治疗。住院后第二天,再次复查腹部增强CT提示:腹腔内游离气体,故考虑患者小肠内异物伴小肠穿孔。
 
在和张叔叔及其家属充分沟通后,宋国权主任医师立刻决定在全麻下急诊行剖腹探查术。术中探查见患者小肠表面一约5mm穿孔,肠管充血水肿明显、表面脓苔附着,腹腔内脓性积液,同时触及小肠内一枚异物,长约2.5cm梭形异物,考虑为患者误吞的枣核,故于穿孔部位取出枣核,同时行小肠穿孔部位修补术。在麻醉团队的配合下,手术十分顺利。术后,张叔叔情况平稳,且逐渐恢复了胃肠道蠕动功能,可下床自行活动。


枣核造成肠穿孔的原因:由于枣核个头大,而且两端尖利,在狭窄的肠腔里移动困难,加之肠道蠕动收缩,一旦被卡,非常容易引起消化道穿孔、出血、感染等。
普外科主任宋国权介绍,其实临床中不仅遇到过误吞枣核引起的胃肠道穿孔,其他异物如碎骨头、鱼刺等也常有出现,一些小异物误吞后可能会随着粪便排出体外,但有些异物则有可能会引起胃肠道损伤、甚至穿孔。提醒大家,平时要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细嚼慢咽,切勿“囫囵吞枣”。
此外,老年人由于口腔敏感性差,再加上佩戴假牙,易误吞枣核。所以在吃枣时尽量将枣核剔除掉,更不要着急吃枣及三心二意吃枣。儿童则尽量选择枣片、枣泥替代。若误吞枣核,不能使用如吃馒头、喝醋等方法强向下吞咽,可能会将异物推得更深,且过浓的食醋可能损伤食管黏膜。如拖延就诊,易出现消化道穿孔、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请广大市民出现误吞情况务必及时就诊,以免延误病情。(通讯员  侍书成 宣传科)
“前足畸形”变形记,重启老人幸福晚年 “感谢许主任团队的精湛技术和足踝外科护士们的精心护理,我母亲终于能够像正常人一样行走和生活,再不用忍受病痛的折磨,也能憧憬一个幸福晚年了!”近日,刘奶奶的子女紧紧握住我院足踝外科主任许亚军的手激动感叹。
 
患病二十余载,晚年生活多烦忧
76岁的刘奶奶双侧足部畸形疼痛已20余年,期间她曾多次赴镇江、南京、上海等多家医院,做了三四次手术,但每次手术后效果都不理想,对刘奶奶的晚年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她精神近乎崩溃。其子女过多方打听后,带着刘奶奶慕名来到我院足踝外科许亚军主任门诊寻求进一步治疗。
在听完刘奶奶的诉求后,许主任立即为其进行详细的专科查体,显示结果:左足1-5趾外翻畸形,足背可及陈旧性手术瘢痕,拇趾跖趾关节及趾间关节僵硬,跖侧异常骨性隆起,压痛明显;2-4跖趾关节背伸,趾间关节屈曲,主被动活动受限伴疼痛,第5趾萎缩,局部压痛明显,足跟足底压痛;右足拇趾外翻旋前,可及陈旧性手术瘢痕,第一跖趾关节及趾间关节活动度减小,拇趾及2跖骨头足底触压痛,可及胼胝增厚。
许主任在与其仔细沟通病情后,刘奶奶决定住院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前足部外观

术后只需自行步行训练,可逐渐恢复正常行走
为了刘奶奶的晚年生活考虑,许主任与其团队进行了细致的病例讨论,提出多种手术方式,最终决定为刘奶奶进行“双足第一跖趾关节、左足三四跖趾关节、右足第二趾间关节融台+右足第二趾屈肌健转位功能重建伸肌腱+第二跖骨截骨内固定术”。之所以选择此类手术,是因为其创伤更小、恢复更快、手术安全性高,还可缩短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更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术后,在科室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下,刘奶奶病情恢复满意,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后期,只需自行进行功能性训练,逐渐可恢复正常行走。
 
手术后足部外观
 
(通讯员  许红霞  宣传科)
 
病情危急!患者肋骨骨折、血气胸及多处骨折,胸外科微创技... 近日,一只写着“医德仁心”巨大蛋糕被送到了我院胸外科,引起患者及家属的围观。原来是这里的一位患者恢复良好,即将出院,由衷感谢胸外科张世伟主任和徐自明、年福来医生的高超治疗及全体护士的悉心照料。

二十天前,患者老齐不幸被重物砸伤,导致严重肋骨骨折、血气胸、腰椎骨折、股骨骨折,全身多处骨折令老齐胸闷、胸痛、气喘不已,被送入我院急诊后,医生给予高流量辅助通气,仍不能缓解。情况危急,胸外科张世伟主任立即为其置入胸腔闭式引流,症状总算得以缓解,随后联系创伤骨科进行了床边行胫骨结节牵引,以减少患者痛苦和防止继发性损伤。待老齐病情平稳后,张世伟主任带领团队为其行“左侧胸腔镜下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手术十分顺利。与传统的开胸手术相比,手术切口更小,病人需要承受的痛苦相对要小很多,且术后并发症少、切口感染风险低。

术后,老齐因严重肋骨骨折及血气胸,出现了肺不张症状,痰液不易排出,胸外科护士长张婷积极组织床位护士为其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帮助患者锻炼肺功能、促进排痰,一段时间后,老王的症状明显缓解。
“来的时候动弹不得,想想都后怕!”患者家属回忆起刚入院场景,感慨万分“现在看见作为一家之主的他恢复得这么好,我们全家都很开心,是九院的医护撑起了我们家庭的希望!”
 “小久医生”讲科普。什么是肋骨骨折?肋骨骨折多是外伤性疾病,也有可能是肿瘤转移导致的病理性骨折。主要是由直接或间接的暴力外伤作用于肋骨,而引起断裂,导致肋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断。约40%的胸外伤患者会有合并肋骨骨折,轻度肋骨骨折可保守治疗,严重者需手术。
肋骨骨折主要症状。1、胸痛:肋骨骨折断端刺激肋间神经,导致胸部疼痛,深呼吸、咳嗽以及体位改变时加重,甚至说话时也胸痛,被称为“会呼吸的疼痛”。2、肺部感染:疼痛导致不敢咳痰,肺部炎症。
专家提醒:当发生胸部外伤或胸部受到撞击等情况后,患者突发胸痛并伴呼吸困难时,应及时送医。(通讯员  年福来  宣传科)
 
门诊预约电话:0510-88706699
急诊电话:0510-85881107(24小时)
医院总机:0510-85867999 85811599
体检中心:0510-85811605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梁溪路999号(小桃园)
本站内容仅供健康参考,不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ICP备案号:苏ICP备20044205号-1
苏公网安备 32021102001051号
网站云防护:骏安检测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
抖音号
页面版权: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   无锡市骨科医院   苏州大学附属无锡九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