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园地
九院精术
当前位置: 九院精术 >> 九院精术
足踝外科量身定制手术,让82岁奶奶摆脱扁平足困扰 每当听到歌曲《恋爱ing》中的歌词:“陪你熬夜,聊天到爆肝也没关系。陪你逛街,逛成扁平足也没关系。”总能感觉丝丝浪漫。深究才知扁平足是“会呼吸的痛”:走路会痛,久站会痛,逛街、远路全无缘。
近期,我院足踝外科来了一位82岁的史奶奶,数10年余前她就发现双足畸形,伴有疼痛,行走后更甚,活动一度受限,承受多年痛苦,又害怕手术。近年来疼痛的症状加剧,为求进一步治疗遂至我院就诊。
详细的检查结果显示:其双足外观畸形,扁平状外观,足舟骨明显突起,后足足跟外后胆明显,拇趾外翻,中后足压痛,叩击痛,被动活动后关节摩擦感明显,足趾末梢血供良好,感觉部分减退。最终,史奶奶被诊断为双侧扁平足。考虑到史奶奶年龄大、患有高血压、冠心病,有麻醉风险高等不确定因素。为此,足踝外科主任许亚军团队及麻醉科为她专门定制了手术方案:双足三关节融合+踝关节稳定+足关节软骨微骨折术。在许主任的耐心沟通和交流指导下,史奶奶下定决心接受手术。手术十分顺利。




目前,史奶奶在足踝外科所有医护的关心下进行着术后康复治疗,这让她的晚年生活有望摆脱扁平足的困扰。
大家一定很奇怪这么大年纪的奶奶为什么还一定要来医院做手术?难道扁平足真的危害很大吗?什么样的扁平足可以保守治疗,什么样的扁平足才需要手术?
今天,我院足踝外科主任许亚军来为大家解答一下扁平足的相关知识。扁平足又称平足畸形,是指先天性或后天性病因导致的足内侧纵弓低平或消失,常常伴有后跟外翻,前足外展畸形。早期一般无明显症状,后期可出现足踝部疼痛等症状,此时可称之为“平足症”。
正常足:后足跟与小腿的力线基本一致,足弓部位有一定的弧度,足弓内侧最高点不负重。扁平足:主要表现为后足跟外翻,足内侧弓塌陷,前足外展,整个脚底负重。主要是因为足部韧带减弱和胫后肌失能引起而引起距骨头内旋下沉,足弓塌陷。
大多数患有扁平足的人都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缓慢发展起来的(胫后肌失能性平足)。婴幼儿基本都是平足,在4-5岁时逐渐发育出足弓。在8-10岁时,如还没有足弓,可诊断为儿童平足,可能要过很多年才会出现症状。扁平足的影响:足弓是人体的保护性结构,它起到缓冲震荡、保护足底血管神经、保护关节和大脑等作用。所以,随着年龄增长及活动增多,扁平足患者会双脚感到疲惫无力,不能长时间站立或行走,足内侧及外侧容易出现疼痛,长此以往会出现踝关节、膝关节及髋关节不适。
扁平足的治疗:早期病变可以先选择足弓垫支撑保守治疗。 当出现后足外翻、行走疼痛时需要进行手术矫形,避免畸形加重后引起不可逆转的关节炎。
对于早期的柔性平足,可以采用截骨+肌腱转位的手术组合获得满意的功能。但对于晚期的僵硬性平足,一般只能选择关节融合的手术。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脚都不配合还能愉快锻炼、走遍祖国的大好山河吗?许主任提醒大家可对生活小细节多留心,附上几招预防扁平足的小贴士。
日常预防扁平足:日常加强弹跳运动的锻炼,可增强足底肌肉的灵活性,拉伸韧带,促进足底结构恢复。久站或长时间行走都不可取,要安排中间休息,避免足部一直处于紧张的工作状态;劳动要适当,搬抬要量力而行,不然负重也会引发扁平足。日常选择头部稍宽、鞋帮略硬、鞋跟有一定高度的鞋子,可使足部保持正确姿势,加强足部支撑身体的力量。(足踝外科  许红霞)
首期九院UBE手术直播取得圆满成功! 为了进一步推进前沿医疗科技,服务病患,造福大众,5月28日,我院脊柱外科举行的首届UBE手术(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适用于颈椎、胸椎、腰椎的退行性病变)线上直播取得圆满成功!
直播开幕式上,我院副院长糜菁熠为本次直播致辞。会议邀请到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田大胜教授,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农鲁明教授作为讲解评论嘉宾。


两台UBE手术(一台颈椎,一台腰椎)依次进行,手术由我院脊柱外科主任助理、副主任医师张树军博士亲自主刀,并通过网络进行全网实时转播。全国共有一千余脊柱外科医生持续在线观看了上午、下午两场手术直播。直播过程中点评嘉宾田大胜教授、农鲁明教授与张树军主任专业互动,并对手术过程中关键细节问题答疑解惑。
本次手术直播取得了圆满成功!手术效果非常理想:颈椎病手术患者于5月30日,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于5月31日顺利出院。颈椎病患者术后第二天即可正常行走,第三天就自觉状态良好,提前出院;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第二天正常下地行走,对手术效果非常满意。两人各自回家经短暂休息后,即可快速返回工作岗位。





我院脊柱外科致力于发展和推进脊柱微创技术,提供脊柱病症的前沿解决方案,将学术交流和临床应用紧密结合。UBE技术(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作为新兴的脊柱微创技术之一,方兴未艾。本次手术直播成功展现了我院脊柱外科专学科建设的不断攀新,也显示出我院脊柱外科对UBE技术的自信!未来我院将定期举办类似手术直播,大力推广普及这一惠及百姓的前沿微创技术,推进创新医疗健康事业,助力健康中国!(宣传科)
职业康复——工伤患者安全重返合适岗位的守护者
    
        
            
            工伤康复领域中,医疗康复是基础,职业康复是核心。完善职业康复是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
            职业康复(Occupational  Rehabilitation,OR)是个体化的、着重以重返工作岗位为目的的,设计用来减低受伤风险和提升工伤职工工作能力的一种系统康复服务。
            康复治疗师通过标准化访谈,获取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病史、临床检查、功能和疼痛,工作信息。目前科室使用  ARCON  FCE系统对工伤患者进行标准化评估。使用BTE工作模拟器及工作站进行工作强化训练。治疗的重点是减少评估过程中发现的局限和限制,如提升身体功能、改善焦虑情绪及重新建立复工信心等,有效提升工伤患者重返工作岗位的工作能力及复工准备,最终安全重返工作岗位。
            大力推进工伤康复事业,促进工伤职工尽快实现身体、心理等相关方面的康复,对职工本人乃至整个社会而言意义重大,而这同时也是构建和谐文明社会的内在需求。
            我院职业康复病例:张女士,50岁,冲床操作工。4月2日工作时不慎摔倒,导致左肩疼痛,在其他医院保守治疗后,疼痛未见明显改善,且严重影响睡眠。5月5日,经我院诊断其为肩袖损伤,评估结果显示张女士因关节囊挛缩及关节僵硬导致肩膀主被动活动受限,疼痛增加,肌肉力量下降,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及复工。
            医生、治疗师、护士进行联合查房及评价,制定康复策略:在蜡疗、关节松动等治疗基础上,加强主动训练,尽快进行职业功能康复,以提升身体功能及康复的信心。经过两周的训练,患者肩外展力量增加,关节活动度也有明显进步。治疗师跟患者每天沟通其变好的趋势,患者复工信心大增,笑容变多,主动参与如修剪职业康复室的花草等各类日常活动,与其他病人的沟通也逐渐增加。
            小刘,22岁,原为常州某职业篮球俱乐部的一员。因在比赛中被撞击扭伤,导致左膝前交叉韧带断裂。现在自体移植前交叉韧带一个月后,因膝关节佩戴支具下,伸膝肌力下降,尚无法独立步行,遂至我院康复医学科就诊。
            职业康复治疗师徐博士仔细分析他的病情后,建议他在反重力跑台上进行步态和慢速步行训练,循序渐进,以尽快提升功能及加快重返赛场的时间。
            小伙子在职业康复治疗室接受健康宣教:小心踢腿动作;膝关节0-60度屈伸动作轻柔;加强股四头肌肌力训练以提升膝关节稳定性及步行耐力。进行反重力跑台训练,前三天先是在可视化视频下慢速调整重心、调整步态、让下肢重新适应正常步行所需要的本体感觉输入,后面逐渐提高训练量,增加速度、坡度及训练时间,提升心肺功能。两周后,小刘已可独立在跑台上慢速跑步20min,运动过程中无疼痛,左膝肿胀情况也缓解很多。在此期间,小刘也在佩戴支具的情况下,在职业康复治疗室进行全身肌力及耐力训练,这对其保持良好的身体机能,尽快回到竞技比赛场打下良好基础。(康复医学科  王颖)
            
            
            
            
        
        
            
        
        
            
        
    
蹲不下、跷不了二郎腿、走路还“外八”,这是病!得治!...
    
        
            
            走路“外八字”,步态摇摆?想做“畊宏”女孩,但跷二郎腿都费劲?双膝无法并拢下蹲?小心!这可能不是你体力不行,更不是你平衡感不够,而是你可能得了臀肌挛缩症!
            “医生,我这个下蹲老是蹲不下,非要蹲只能伴随着‘嘎啦’声,画个圈蹲,这是咋回事啊?”“那你跷一个二郎腿给我看下。”“哎哟!跷不起,从小就不行。”“你这是典型的臀肌挛缩症状啊。”
            这是发生在我院关节外科门诊上的一段对话。26岁的小胡平常走路呈“外八字”,20年前就出现双侧髋部弹响伴酸胀不适,易髋部疲劳,不能并膝下蹲,还翘不了二郎腿。因为自己的走路姿势问题,小胡自卑了很多年。经介绍,他来到了我院,希望专业的骨科医生能帮助他。关节外科副主任医师刘宇博士接待了他,经过仔细检查,他被确诊为双侧臀肌挛缩症。
            臀肌挛缩症是一种能够引起髋关节功能受限的疾病,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臀肌及其筋膜纤维变性、挛缩。患者髋关节内旋内收活动受限,常为双侧,单侧少见。
            臀肌挛缩症的发病原因多与反复的肌肉注射等原因有关,其次是外伤、免疫等因素。站  立时下肢呈现外旋位,膝盖不能完全靠拢行走时常有外八、摇摆步态(唐老鸭步态),快步呈跳跃状态,坐下时不能翘二郎腿,下蹲时严重者只能在外展、外旋位下蹲,不能双膝靠拢下蹲,髋部有弹响,足跟不着地,呈青蛙样。
            形体和步态上的异常,可能造成臀部肌肉无力情况、严重的活动受限以及一些周围神经的卡压。除了身体上的危害,臀肌挛缩症也让很多爱运动的男生无法酣畅淋漓的大汗一场
            让一些爱美的女生内心自卑无比
            其实臀肌挛缩症并不可怕,只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正确的治疗就可以康复。但大部分患者对臀肌挛缩不了解,有的甚至认为“天生如此”,从而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
            目前我院臀肌挛缩症一般采用关节镜微创治疗,相比传统手术,创伤小、康复快、美观,患者满意度高。
            臀肌挛缩该如何治疗?保守治疗:对于一些症状较轻患者可以药物、康复训练、微针刀松解臀肌挛缩等。手术治疗:主要是臀肌挛缩带松解,可采用传统开放式手术松解和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松解。开放性手术:传统的开放式手术虽然疗效肯定,但手术剥离范围广,创伤大,出血多,切口长(约十几公分)、疤痕大、不美观,术后渗出较多,容易并发血肿和感染,影响伤口愈合,有的以切口为中心形成新的索条状瘢痕束带;同时,由于术后疼痛较重,部分患者难以进行有效的功能锻炼,也会影响手术疗效。关节镜微创手术:关节镜是目前手术治疗臀肌挛缩症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关节镜下臀肌松解术只需要在做2个5mm的小切口,关节镜下臀部挛缩带松解,对于深层挛缩/重症挛缩同样可以达到彻底松解的目的。切口小,损伤小,愈合快,疤痕小,可以立即消除弹响,改善关节功能,恢复正常的步态。
            那么如何更好地解决小胡的问题呢?刘宇博士根据他的情况,完善了各项检查和术前评估,顺利给小胡实施了关节镜下双侧臀肌挛缩松解手术。术后第一天小胡就能下地活动,刘博士指导他走几步,并做下蹲动作,只见他很轻松地并膝下蹲,而且全然没有了之前活动时的髋关节弹响,走路外八步态也改善了。小胡异常兴奋,2天后就顺利出院。一周后复查显示,小胡行走功能已基本正常,轻松并膝下蹲,并能够翘起二郎腿,效果十分理想,困扰小胡二十多年的心病终于去除了,难掩激动的他还特意与刘博士发信息表示感谢。(宣传科)
            
            
            
            
        
        
            
        
        
            
        
    
生命再跳动!重症新技术救治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
    
        
            
            多器官衰竭真的没治了吗?重症技术CRRT或许可以给出否定答案。在揭开CRRT的面纱之前,先分享一个我院的真实病例,让大家直观感受一下CRRT在抢救危重患者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堪称“医生的神兵,患者的福音”。
            近日,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了一名车祸伤导致骨盆骨折、尿道断裂、失血性休克伴有腹膜后大血肿的危重患者,严重的创伤失血性休克导致他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经过各科室病例讨论并与家属交谈,决定进行床边肾脏连续替代治疗(CRRT)。
            经历多次CRRT治疗后,患者肌酐持续下降,尿量逐渐增多,肾功能趋向平稳。可是患者肝功能逐步恶化,胆红素指标持续增高,科室开展CRRT新技术治疗肝功能衰竭,实施了血浆分离胆红素吸附术与血浆置换术。通过2次胆红素吸附和2次血浆置换治疗后,患者胆红素指标明显下降,最终完全恢复正常。患者的成功救治得益于我院重症医学科的CRRT技术,目前科内已独立开展床边CRRT治疗数十例。新技术的开展为危重症患者提供了肾脏和肝脏支持功能的重要技术手段,能更好地救治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
            血浆胆红素吸附治疗是血液净化以及人工肝支持技术中的一种,其原理是通过血浆分离器将患者血液里的血浆分离出来,流经胆红素吸附器,胆红素吸附器对血浆中的胆红素和部分胆汁酸进行特异性的吸附,胆红素被吸附清除后的干净血浆重回到体内。
            血液中的胆红素以间接胆红素为主,经过肝细胞的摄取,在肝细胞内合成直接胆红素,进而分泌到胆汁中,由胆汁排出后进入肠道,然后排出体外。肝脏出现严重损伤,肝脏无法对血液中的胆红素进行代谢,导致血中胆红素升高,而胆红素严重升高会引起各个脏器损害。因为胆红素是一种毒性物质,严重升高会引起胆汁性肝硬化、胆红素性脑病,可能还会出现其他脏器损害。
            血浆置换(PE)是将全血引出体外分离成血浆和细胞成分,将患者的血浆舍弃,然后以同等速度将新鲜血浆、白蛋白溶液、平衡液等血浆代用品代替分离出的血浆回输进体内的过程,达到减轻病理损害、清除致病物质的目的。
            血浆置换基本流程是将患者血液经血泵引出,经过血浆分离器,分离血浆和细胞成分,去除致病血浆或选择性地去除血浆中的某些致病因子,然后将细胞成分、净化后血浆及所需补充的置换液输回体内。(重症医学科  王橙)
            
            
        
        
            
        
        
            
        
    
门诊预约电话:0510-88706699
急诊电话:0510-85881107(24小时)
医院总机:0510-85867999 85811599
体检中心:0510-85811605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梁溪路999号(小桃园)
本站内容仅供健康参考,不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ICP备案号:苏ICP备20044205号-1
苏公网安备 32021102001051号
网站云防护:骏安检测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
抖音号
页面版权: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   无锡市骨科医院   苏州大学附属无锡九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