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就医指南
预约挂号
就诊流程
专家出诊
名医风采
名科荟萃
医保政策
交通指南
九院风貌
医院概况
发展历程
公示公告
院务公开
科研教育
科研平台
科研成果
继续教育
教育基地
进修管理
九院文化
核心体系
党建园地
久苑报
爱心联盟
健康科普
招标信息
信息发布
招标项目
中标通告
科普园地
九院精术
健康科普
九院精术
当前位置:
九院精术
>> 九院精术
手麻不一定是颈椎病,还有可能是腕、肘管综合征!
如果你从拇指到无名指半截有三指半的麻木疼痛,提拿东西使不上力,夜间清晨症状重,更有甚者夜间会被麻醒的症状,或是小指无力、不灵活,手部肌肉萎缩,甚至出现“爪形手”,那可得注意了!
近日,我院手外科副主任、手外二科、整形美容科主任施海峰就接诊了不少这样的患者,经详尽检查后诊断为腕管综合征或肘管综合征。那这一类易被忽视的疾病该如何治疗呢?让我们跟随下面两则典型病例一起来了解。
病例一:58岁的胡阿姨右手手麻已4个月有余,常常晚上麻到睡不好觉,无奈之下前来就诊。检查结果显示:胡阿姨右手鱼际肌轻度萎缩,拇、示、中指及环指侧伴痛觉减退,Tinel征阳性,Phalen试验阳性,拇指对掌功能受限,末梢血运良好。诊断为: 右侧腕管综合征。施主任团队为其行右手神经松解术,术后胡阿姨已明显无疼麻现象,恢复良好。
病例二:65岁的史大爷,半年前无明显外伤等诱因出现右手尺侧及右环小指麻木,症状逐渐加重,并出现手部肌肉萎缩,环小指逐渐屈曲,活动受限。在当地医院就诊治疗未见明显好转。为进一步治疗,史大爷及家人经人推荐来到我院施海峰主任的门诊就诊。检查显示:其右环小指曲形手畸形活动部分受限,右手内在肌部分萎缩,以第一骨间背侧肌为重,夹纸试验阳性,环小指及手背尺侧麻木感觉减退。诊断为:右肘管综合征。施主任为其行“右肘尺神经松解+前置术”。仅用一个小切口,借助显微手术器械和娴熟的微创手术操作,充分松解了受压迫的神经,并将神经移位到宽松的组织中。术后第二天,史大爷的症状明显改善,手指持物有力。
施海峰主任介绍:50岁左右女性在更年期时,激素水平不稳定,易出现腕横韧带增厚、水肿的情况,进而出现手麻手痛症状,引发腕管综合征,这是一种最常见的周围神经卡压。像木工、厨师、长期电脑办公人员需要手腕部重复同一动作,易影响正中神经在腕管内的必需空间,导致此病。另外,像肥胖、糖尿病、更年期、甲状腺功能减退、关节炎等也是此病的危险因素,且以更年期女性发病较多。
患者从拇指到无名指半截有三指半的麻木疼痛,提拿东西使不上力,夜间清晨症状重,更有甚者夜间会被麻醒,适当抖动手腕可以缓解症状,如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手部神经损伤、肌肉萎缩,甚至手部分功能永久性丧失。
而肘管综合征则是上肢最常见的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腕管综合征。
肘管综合征又称迟发性尺神经炎,是因各种原因导致尺神经在肘部走行于尺神经沟处受周围结构卡压继而导致的神经病变,从而出现的尺神经支配区感觉异常。本病男性多于女性,多与肘部慢性反复劳损及软组织退行性改变有关。
它的主要症状是小指及环指(无名指)尺侧半皮肤感觉麻木或刺痛,小指无力、不灵活,手部肌肉萎缩。首先表现皮肤感觉异常,继发生感觉异常一定时间后,可出现小指对掌无力及手指收、展不灵活。随病情加重皮肤感觉也明显减退,最终可导致特定姿势的手部畸形,如Wartenberg征、Froment征、爪形手等。
专家总结:“我们通过手术来解除正中神经功能的压迫,术中电刺激还有助于加快神经回复。手术虽不难,但一般术后效果都很好,一周内患者基本都能出院。当然,建议市民朋友们发现症状后尽早就诊,如需手术,术后恢复也相应更好。”(宣传科)
“复拇畸形”术后又长歪?儿骨精术为孩子正确“复原”!...
暑期来临,我院小儿骨科门诊上的患儿络绎不绝,其中出现了不少大拇指歪斜的患儿前来就诊,这些患儿年龄分布在8~13岁之间。
主治医师印飞经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专科查体并积累了这些病例后分析:这些患儿均是出生时患有复拇指畸形,并在数年前进行了多余指切除手术,如今又出现了手指歪斜、功能障碍等症状。
12岁的小刘,从安徽老家慕名前来我院就诊。他出生时被发现多1个拇指,约一岁左右,在当地医院进行了多余指切除手术,但手术效果不理想,后续出现了手指侧偏、歪斜畸形症状。因为孩子正上初中,学业繁忙,无法请长假,期间家长带着他多方就医,希望能获得较好的治疗。听朋友推荐了我院的小儿骨科,趁着暑假,专门找了过来。
印飞医师告诉他们,像这样的多指术后畸形,主要会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掌指骨发育畸形;二是肌腱韧带止点异常导致的侧偏畸形;三是当初单纯的多指切除,导致剩余指体相对健侧细小、且甲侧襞不对称。要是单纯行骨、肌腱韧带的矫形,虽然可以矫正力线,但是手指外观无法得到较好的改善。
除了普及相关知识,印飞医师还给患儿家长展示了九院的手术病例,家属大感信服,当即决定入院进行手术。
手术历经3个小时,印飞医师和团队对患儿进行了掌指骨截骨、肌腱韧带平衡重建、游离踇侧腹皮瓣重建指体外观,成功修复了患儿的畸形指。
病例一手术前后对比照
病例二手术前后对比照
什么是“复拇畸形”?复拇畸形(Thumb duplication)又称重复拇指,或者桡侧多指(Radial polydactyly),表现为正常拇指以外的挛生手指,也可以是手指的指骨、单纯软组织成分或掌骨等的赘生,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手部先天性畸形之一,其发生率报道从0.08%-0.18%不等。复拇畸形可以是单独存在,也可能是各种综合征的表现之一。临床常见的分型是Wassel分型,较为常见的是Wassel IV型多指。
“复拇畸形”术后为什么会“变歪”?复拇畸形的手术治疗是重建解剖学结构而不是对多余指的简单切除。由于手部解剖结构复杂,复拇术后继发性畸形和功能不良的发生率很高,临床报道在8%~25%左右。复拇畸形术后指体侧偏与Wassel分型有关,其中Ⅲ型和Ⅳ-D型侧偏率最高。导致术后指体侧偏畸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无锡九院通过对数百例复拇畸形患儿进行统计学分析,认为Wassel分型、固定时间、肌腱韧带处理情况、骨组织矫形情况是影响复拇畸形术后指体侧偏的独立因素。
“复拇畸形”术后侧偏如何治疗?我院是全国六大手外伤治疗中心之一,是江苏省手外科临床医学中心,是卫生部手功能重建重点实验室高级人才培训基地,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技术培训基地。先天手畸形矫形作为医院特色技术,已形成手部先天畸形治疗核心团队,为来自全国的复杂畸形患儿提供个体化的最佳矫形方案。
山形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的Toshihiko Ogino教授于1999年在《Techniques in Hand and Upper Extremity Surgery》杂志发表“Thumb Polydactyly”一文,报道了采用截骨矫正力线与肌腱平衡重建技术治疗各种多指畸形。无锡九院作为省内首先开展此项技术的单位,经过数十年的临床实践,结合自身显微外科技术优势,创新性将超显微外科技术与“骨与软组织平衡重建技术”相结合,治疗复拇术后侧偏畸形。(通讯员 印飞 宣传科)
少见枕颈畸形(Chiari畸形)影响生活,我院脊柱外科团队刀...
58岁的刘女士最近一个月在没有任何诱因的情况下,出现了右足麻木、行走不稳,同时伴有下腹部“捆绑感”的症状,起初以为是颈椎病惹的祸,在外院就诊后,才知道自己竟是并不多见的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Chiari畸形)。然而,最让刘女士困扰的是被告知该疾病手术治疗风险很高,手术不成功可能面临瘫痪,甚至危及生命,建议其前往上海大医院就诊。但刘女士前往上海就诊有诸多不便,这令其忧心忡忡,茶饭不思。
经多方打听后,刘女士在家人陪同下来到我院脊柱外科副主任张树军博士的门诊,在看过刘女士颈椎MRI、详细询问病史及查体后,张医师肯定了其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Chiari畸形)的诊断。同时,张医师还告诉刘女士及其家属无锡九院脊柱外科可常规开展相关诊疗手术。
手术前摄片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Chiari畸形)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后颅窝先天发育不良、容积小而使小脑扁桃体下部疝入到枕骨大孔所致。其病理特点是小脑扁桃体下部疝入到椎管内,桥脑、延髓和第四脑室延长、扭曲,并向椎管内移位。此畸形约56%伴有脊髓空洞畸形。
此类疾病手术治疗需在上颈椎与枕骨交界的区域对脊髓和脑组织进行减压,此处血管、神经丰富,手术风险高,一旦伤及脊髓会出现瘫痪风险,同时掌管心跳和呼吸的“生命中枢”延髓也位于此处,如有损伤更是会危及生命。因此,相关治疗手术不但对主刀医生的操作水平要求高,且需其精益求精和极富耐心。
在进行详尽术前检查后,张树军博士团队为刘女士制订了周密的手术方案,并向其及家属详细讲解手术步骤,面对他们的疑虑和担心,更是反复耐心解释,帮助他们建立信心。第二天,张树军博士团队为患者进行了“寰椎后弓切除+枕骨部分切除+寰枢椎内固定术”,手术十分顺利!患者家属终于露出了如释重负的表情。
手术后摄片
张树军博士在和团队总结交流时指出:“患者来到脊柱外科就诊,愿意把性命托付给我们,我们就要怀着同理心认真对待每一位患者,不但要对患者的疾病做出最精准的诊断,还要时刻保持精益求精的态度去完成每一台手术,让更多被脊柱疾病困扰的患者和家庭看到希望。”(通讯员 崔巍 宣传科)
震惊!男子眼里“长出”5条虫,医生提醒……
眼睛里有虫,而且在不停的游动?!怎么可能呢?
虽然每年都有担心眼睛里长虫子的患者前来就诊,但毕竟都只是臆想。而这次患者真的眼睛里“长”虫了,且一口气发现了5条!
患者赵先生左眼异物感多日,有所担心的他来到我院眼科就诊。据其描述:3天前,他的左眼开始有异物感,且异物感位置“飘忽不定”。接诊的眼科副主任医师吴雁冰感觉奇怪,掰开眼睛一看,着实被吓了一跳:结膜囊里竟然有活体虫在游动!虽说也看到过相关新闻报道,但还是第一次接诊这样的患者。
思考过后,吴医生打算先为患者取出虫体,以解除其不适感。在裂隙灯下,她用显微镊子小心翼翼地操作,由于虫体是活体,会自由游动,在患者结膜囊内仔细寻找,最后竟一共取出5条虫体。随后,医师予以生理盐水冲洗患者结膜囊,并嘱其用抗生素滴眼液滴眼。
那取出来的这些是什么虫子呢?又是怎么进入眼睛的呢?在医院检验科医师的帮助下,考虑患者眼内取出的为结膜吸吮线虫。
结膜吸吮线虫又称华裔吸吮线虫,是一种寄生在猫、狗等动物眼部的线虫,亦可寄生于人的眼部,引起结膜吸吮线虫病。医生追问患者是否有养猫、狗病史,患者表示没有,但其自述生活环境较差,附近常有野猫出入。
什么是结膜吸吮线虫病?感染本虫的犬和猫等为传染源。由蝇类舔吸带虫动物的眼部后,再舔吸其他动物或人而构成传播。成虫在人体多侵犯一侧眼,少数病例可双眼感染。主要在上下睑穹隆内,也寄生于泪腺、结膜下及皮脂腺管内。
轻者可无明显症状,也可有眼部异物感、痒感、流泪、畏光、分泌物增多等临床表现。严重者可伴有结膜充血、小溃疡面形成或角膜混浊以及眼睑外翻等。若虫体寄生在前房,会出现眼部丝状阴影移动感、睫状体充血、房水混浊、眼压增高、瞳孔扩大,甚至视力下降。泪小管受损,可导致泪点外翻。
预防本病的关键在于注意个人眼部卫生,尤其是幼儿,应保持眼部清洁,减少揉眼。加强灭蝇、防蝇等措施。如有眼部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通讯员 吴雁冰 宣传科)
老年骨性关节炎如何“重生”?全膝关节置换术显神通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人老腿先老,膝关节疾病严重影响着老年人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老年人最常见的膝关节疾病是骨性关节炎,其中90%是内翻畸形,俗称“罗圈腿”。
近日,我院收治了一例双膝关节内翻畸形骨性关节炎患者。该名患者为72岁的张奶奶,家住黑龙江,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膝疼痛不适,负重及长距离行走时加重,休息后缓解。近期,张奶奶自觉疼痛症状加重,不能走路、不能下蹲、不能进行户外活动,疼痛日夜相伴,口服止痛药也不起作用。机缘巧合下,她听说了我院关节外科主任顾三军,顾主任擅长膝关节、髋关节置换术,翻修术、微创髋关节置换术、保膝、保髋以及膝关节、肩关节关节镜手术,各类运动性损伤、交叉韧带、半月板、软骨的修复。
于是张奶奶在家人的陪伴下特意从黑龙江“打飞的”来我院就诊,顾主任在详尽检查后,发现其双下肢轻度肌肉萎缩,双膝关节内翻畸形,右膝较左膝轻度肿胀,且右膝内翻畸形较左侧明显,内外侧关节间隙广泛压痛,建议其入院进一步治疗。
入院后,顾主任团队予以高度重视并为其量身定制了全膝关节置换术,手术过程顺利。
全膝关节置换术是通过使用人工假体代替已经破坏的关节软骨,达到解除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纠正关节畸形和获得关节长期稳定的目标。
术后张奶奶积极配合康复训练,目前其膝关节已能完全伸直,可以屈曲120度。张奶奶及其家人感慨:“不虚此行,感谢九院为我的老年生活带来了新希望!”(宣传科)
8页/137篇
9
3
5
6
7
8
9
10
11
4
:
门诊预约电话:0510-88706699
急诊电话:0510-85881107(24小时)
医院总机:0510-85867999 85811599
体检中心:0510-85811605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梁溪路999号(小桃园)
本站内容仅供健康参考,不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ICP备案号:苏ICP备20044205号-1
苏公网安备 32021102001051号
网站云防护:骏安检测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
抖音号
页面版权: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 无锡市骨科医院 苏州大学附属无锡九院